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批妇女进入了生产部门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战后,一些欧洲国家的妇女陆续取得了普选权。这表明( )
A.战争改变了社会的结构 |
B.战争在客观上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
C.战争必然促进社会进步 |
D.妇女的重要作用在战争中被逐渐发现 |
20世纪科技飞速进步,飞机、坦克、新式枪炮等投入战争。其影响是
①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
②使世界大战变得更加残酷
③使“闪电战”成为世界大战的主导战术
④直接导致战争变成世界性大战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③④ |
下列不符合19世纪晚期世界历史发展特点的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
B.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斗争激烈 |
C.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
D.英国调整与法、俄的关系,正式结成三国协约 |
一战又被称为堑壕战(是一种利用低于地面,并能够保护士兵的战壕进行作战的战争形式),双方都在试图打破这种格局,而新式武器的运用有利于打破战争的僵局。符合以上论述的典型战例为
A.马恩河战役 | B.凡尔登战役 |
C.索姆河战役 | D.日德兰海战 |
在一战的诸多各色战役中,下列哪一战役和另外三个战役的发动方不同的是
A.马恩河战役 | B.凡尔登战役 |
C.索姆河战役 | D.日德兰海战 |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保罗·肯尼迪在《大国崛起》中说道:“第一强国对其他国家说:这不仅是我们的利益,也是你们的利益。不摇晃梯子,不掀翻桌子,只要维持现状就好。”你认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有可能说这番话的国家是
A.英国 | B.法国 | C.德国 | D.美国 |
1914年8月2日英德双方谈判时,德国首相指出:“你们是否要为一张废纸(指保证比利时中立的条约)和我们开战?”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我们承担着光荣的责任,要保卫一个弱小邻国的独立、自由与领土完整。如果哪些国家说他们只有在条约对他们有利时才守约,我们就不得不使局势变得只有守约才对他们有利。”对以上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英国打算为维护比利时的中立而对德作战 |
B.英国打算为维护国际公约的尊严而对德作战 |
C.英国打算以武力逼迫德国遵守《凡尔赛和约》 |
D.英国打算以武力阻止德国势力的扩张 |
英国历史学家杰弗里·帕克在其历史著作《剑桥战争史》中有这样一段话:“长远看来,协约国可任意借助美国经济,但德国却遭到封锁,这使它只能使用中欧资源,这种封锁产生了巨大的效果。……似乎为了对拿破仑进行解释,上帝还是站在了较大工业的这边。”在作者分析同盟国一战失败的原因中,不包括
A.协约国与美国贸易密切,可以得到巨额的贷款 |
B.英国的海上封锁 |
C.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 |
D.协约国经济实力总体强于同盟国 |
1920年,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谈到“科学万能说”时,认为“它当然不能象从前一样的猖獗”。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
A.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受到阻碍 | B.科学技术在欧洲的发展水平很高 |
C.科学技术不是万能的 | D.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中成为战争工具 |
该图片被认为最能代表一战的主要特征,如果要通过图片获取有效信息来概括一战主要特征,最恰当的是
A.全球规模 | B.阵地消耗 | C.闪电突击 | D.运动对峙 |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说:“英国四百年来的对外政策,就是反对大陆上出现最大、最富于侵略性和最霸道的国家”,英国总是“参加不那么强大的一方,同它们联合起来,打败和挫败大陆上的军事霸主,不管他是谁,不管他所统治的哪一个国家。”对以上材料体现出的英国外交政策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反对霸权主义 | B.大陆均势 |
C.光荣孤立 | D.无敌国外交 |
19世纪末,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局面的标志是:
A.德奥同盟条约的缔结 | B.法俄同盟的形成 |
C.三国同盟的正式成立 | D.英俄协约的签订 |
要了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一个直观的方法是阅读历史地图。从右边这幅地图中可以看出,德国要想在未来的战争中取胜,应当选择的战略是
A.速战速决,避免两线作战 | B.突袭对手,两面出击 |
C.积极防御,打阵地战 | D.诱敌深入,打运动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