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4月《东北日报》刊文指出:“华北工业中心之天津,原有各业大小工厂五千家,去年经常保持全部开工的仅及百分之一,局部经常开工的占百分之四,有百分之四十的工厂已陷停顿,其余百分之五十五均陷于半停工状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 ②国民政府的搜刮 ③全球金融危机的打击 ④多年战争的破坏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935年,山东人郭尧庭在天津经营文具店,所经营的墨水都是进口货。1942年,该店研制生产出国产普通纯蓝墨水,开始以“丽得”牌命名,后来考虑此牌名有崇洋色彩,遂在他们研制成功鞣酸铁墨水后,于1945年创立“鸵鸟”品牌。上述信息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企业发展得益于“短暂的春天” | B.体现了郭尧庭先生爱国精神 |
C.由此打破了列强对华商品的垄断 | D.天津商业环境好于山东 |
在影视片《三毛流浪记》中,以主人公三毛的生活以及工作中所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事件为主线,直接反映一个普通打工者在都市中艰苦奋斗历程,20世纪四十年代,三毛流浪到上海,看到到处是美国商品,充实了名家店铺,他非常困惑……他困惑的原因是
A.三毛的观察不全面,英法日等国的商品也充实着中国市场 |
B.蒋介石为了打内战的需要,与美国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大量出卖国家主权 |
C.美国比其他国家经营水平高,中国人只喜欢美国货 |
D.四大家族的经济严重受损,不得不依赖美国商品 |
抗日战争期间,官僚资本急剧膨胀的原因是( )
A.西方列强对官僚资本的支持 | B.国家权力强制实行经济垄断 |
C.战争需要强化经济高度集中 | D.民族工业在战争中损失巨大 |
据国民政府经济部《报告》统计:1915年,重庆地区机器业工厂仅13家,1940年为159家,纺织、化工等企业也大为增多。下列述评,正确的是
A.国民政府力图改变我国工业布局 | B.四大家族加强了对工业的垄断 |
C.民族资本家将大批民营工业内迁 | D.西南军阀加速发展自己的实力 |
1948年4月2日《东北日报》报道,国民党统治区“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大批工厂又纷纷倒闭,仅去年上半年倒闭之工厂商号,即达一千六百余家”。这一时期“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的原因有( )
①政府征收苛捐杂税 ②日本军队的残酷掠夺
③官僚资本垄断经济 ④美国对华倾销商品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是( )
①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②官僚资本的压迫 ③繁重的捐税负担 ④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据史书记载:天津进口货物中,美国货占到70%,大量走私进口的美国货还不包括在内。天津市场上出售的货物,美国货占到将近60%,天津的民族工业因此纷纷破产。这种情况发生在
A.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 B.抗日战争前期 | C.抗日战争后期 | D.抗日战争胜利后 |
有人用图来说明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变化的原因。其中,F2>F1的情况出现于
A.甲午战争以后 |
B.解放战争时期 |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D.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 |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资产阶级反抗三座大山压迫的斗争有( )
①济南惨案后,上海总商会拒绝买卖日货
②九一八事变后,上海银行、钱业两公会致电国民政府要求团结御侮
③宋子文控制南洋兄弟烟草股份有限公司
④民族资产阶级抗议《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A.①② | B.①②④ | C.①②③④ | D.③④ |
抗战时期,国统区民族工业大批破产,主要是由于
① 美国的经济侵略 ② 国民政府的统制经济政策 ③ 国民政府加强对工业的垄断 ④ 日本野蛮的经济掠夺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下图为某同学的作品《一棵树的自述》,此图生动地展现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历程,请观察三幅画面来判断以下哪个选项是时间背景的正确反映( )
A.①19世纪六七十年代②20世纪三四十年代 ③20世纪60年代 |
B.①19世纪三四十年代 ②19世纪末 ③20世纪20年代 |
C.①19世纪六七十年代 ②20世纪初 ③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 |
D.①19世纪末 ②20世纪30年代 ③20世纪中期 |
为抵抗日本侵华,捐购飞机的民族企业有
①天厨味精厂 ②保晋砂务公司 ③保兴面粉厂 ④宁波旅沪同乡会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④ |
据统计,“九一八事变时外国人投资有42.8 010集中在上海”,“七七事变前,外国人的银行业投资有79.2U/o集中在上海,进出口和商业有80%、工业有67.1010”。造成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 )
A.东部沿海受外国经济渗透最早 | B.日本不断扩大侵华战争 |
C.国民政府忙于内战忽视建设 | D.内地民族工业力量薄弱 |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在土地政策方面,共产党人暂时放弃了没收并重分土地的方案,改为赞成减租……并允许(地主)参加当地的选举,因而并没有大批有产阶级从共产党地区外逃。”以上情况发生于
A.国民革命时期 | B.土地革命时期 |
C.抗日战争时期 | D.解放战争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