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畅销小说《痴人说梦记》以一场梦为结尾,梦中的上海不再有外国巡捕,建筑上没有外国招牌,有的是中国人的工厂和学校。这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
A.民族独立和富强 |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C.扶清灭洋 | D.建立社会主义 |
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的成功开始。该观点的理由,最恰当的是( )
A.发动了武昌起义 |
B.终结了清朝统治 |
C.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 |
D.颁布了《临时约法》 |
从晚清到民国初年, “诗界革命”“文学革命”“思想革命”“家庭革命”“教育革命”“社会革命”“佛教革命”“经济革命”“科学革命”“国民革命”等术语、口号相继出现。下列对当时这一现象理解最准确的是
A.“革命”已带来根本性变化 |
B.“革命”话语影响极为广泛 |
C.国民的权利自由得到法律保障 |
D.“政治革命”目标已彻底实现 |
法律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近代中国的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
A.《资政新篇》 | B.《共同纲领》 |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 上述歌词反映了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这次巨变是指
A.国民革命运动 | B.辛亥革命 |
C.抗战胜利 | D.新中国成立 |
日本福泽谕吉在《文明论概略》中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与此相比,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A.完全相同 | B.正好相反 | C.部分相似 | D.三者同步 |
一位思想家在18世纪认为:“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决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镜子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这位思想家针对的历史事件是
A.法国大革命 | B.德国统一 | C.英国光荣革命 | D.辛亥革命 |
有学者认为:“与所谓 '器物一制度—文化'的三阶段说不同,近代中国人实际上经历的探索过程是 '西化'—— '反西化'——'现代化'”。下列对应该观点所说探索历程“'反西化'——现代化'”两个阶段的是:
A.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 | B.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
C.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 | D.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
下图是何剑士先生在1911年创作的革命漫画《小磨香油》。它表达的主旨是
①列强愚弄百姓,排斥工业文明 ②政府榨取百姓,满足列强贪欲
③唤醒民众意识,激发革命斗志 ④百姓轻信政府,迎合列强需要
A.②③ | B.①④ |
C.①② | D.②④ |
到1912年,各种政党纷纷建立,各种政纲、政见竞相宣示。据统计,当时政党政团数目高达312个,可谓社团迭现、政党林立,蔚为大观,随即喧闹一时,匆匆画上句号。这一结果说明
A.辛亥革命引发了中国社会巨变 |
B.民主共和的观念并未带来影响 |
C.中国照搬西方民主模式的失败 |
D.中国社会对民主政治缺乏热情 |
20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此描述正确的是
①辛亥革命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②民族工商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③日本侵略使中国民族意识高涨 ④新文化运动冲击传统思想意识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国”字的传统写法是“國”,但在太平天国的文献中“国”字却少了一点,口中是个“王”字,即“囯”;而辛亥革命后却又有人将“国”写为“囻”,口中是个“民”字。对两次修改理解正确的是( )
A.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没有统一全国,故“国”不完整;后者说明中华民国已取得民族独立 |
B.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未摆脱专制思想的束缚;后者说明主权在民思想在《临时约法》中得到体现 |
C.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国中无财富;后者说明辛亥革命体现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 |
D.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时时提醒自己清政府尚未推翻;后者说明孙中山把民生主义放在革命的首位 |
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意义”。他曾说,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由此可见,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
A.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
B.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C.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
D.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
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共同之处主要在于二者的
A.目的: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
B.方式:组建团体、出版刊物、武装斗争 |
C.支持者:开明地主士绅和爱国知识分子 |
D.影响: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阅读下图。此令的发布意在
A.推动国民革命运动
B.加快政治改革步伐
C提高公民责任意识
D.宣扬专制主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