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3

据统计,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国家控制的人口是l699万人,其中纳税人口只有237万人。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商业人口猛增,农税锐减
B.土地兼并加剧,依附关系松弛
C.税收制度混乱,官吏腐败
D.经济重心南移,人口大量南迁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6年,山西商人乔殿森集资1.5万两白银在太谷东关创办了利川蛋厂。该厂系诸人合资而成,对厂中伙友(员工)按商家惯例,根据其表现、业绩给予顶身股,年终按股分红。试办数年后,产品正式行销出口,效益颇丰。利川蛋厂“效益颇丰”的主要原因是

A.国际形势影响 B.国民政府重视
C.经营理念创新 D.国家政局稳定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图。此令的发布意在

A.推动国民革命运动
B.加快政治改革步伐
C提高公民责任意识
D.宣扬专制主义思想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柏拉图把智者斥为“批发或零售精神食粮的商人”。他的这一评价可以说明智者

A.具有鲜明的功利性
B.言行体现了艺术性
C.十分重视对物质世界的探索
D.奠定奴隶主民主派的理论基础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 “黄金,在一定程度上还有白银,都是通货的完美无缺的基础。这也就是我决定现在不允许美国持有的任何黄金外流的原因。”1933年6月5日,国会决议限定过去和未来一切公司契约均禁止用黄金支付,至此美国最终放弃了金本位制。美国这样做的意图在于(  )

A.推动币制改革,促进工业恢复
B.降低物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C.刺激通货膨胀,推动经济复苏
D.刺激通货紧缩,改革银行体系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40年,英国塞缪·肯纳德建立了一条横越大西洋的定期航运线,预先宣布轮船到达和出发的日期。肯纳德宣扬他的航线是已经取代“与帆船时代不可分离、令人恼火的不规则”的一条“海洋铁路”。这表明

A.跨越大西洋的通讯已经开通 B.工业革命有助于世界市场的拓展
C.英国由此成为世界殖民霸主 D.内燃机的使用使人类进人电气时代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3年4月上海《大公报》(右图)报道:“自日本放弃金本位后,积极倾销日货,至各国大起反感,抵制日货者达二十七国。”从这条新闻得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日本开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B.经济危机导致国际关系恶化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开始形成 D.日本的贸易政策引发了经济危机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学者倪学勇认为雅典民主政治“可以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候,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啸蓿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在尘土之中。”作者强调雅典民主政治

A.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 B.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C.容易走向暴民政治 D.是对广大奴隶的专政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汉廷君臣,多起草野,于贵族生活,初无染习,亦不识朝廷政治体制。又未经文学诗书之陶冶,设施无所主张。而遽据政权,急切间惟有一仍秦旧,而其恭俭无为之精神,则实足以代表当时一般社会平民所要求,材料认为汉承秦制的主要是由于:

A.秦朝制度能稳定政局 B.汉初统治者缺乏相应的政治知识
C.受道家无为思想的影响 D.社会平民们的要求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批评新中国某项做法,认为其“造成中国几乎与世隔绝,对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了解很少,一切以意识形态划线,使国家经济达到崩溃的边缘”,该学者批评的是

A.反右派斗争 B.大跃进 C.三大改造 D.“一边倒”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非儒即墨”是春秋战国时期人民大众的信仰,但是统治者们却对法家思想情有独钟,主要诸侯国的统治者纷纷采用法家学说,请问官方与民间截然不同的信仰是由于(   )

A.巩固统治的需要 B.实现统一全国的需要
C.应对政治军事形势的需要 D.建立和谐社会目标的需要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且当时河南由于为元末战争的重要战场之一,战后人口稀少,所以也成为移民
的重要目的地。“朱元璋以为,河南、山东人的比例不合理,民少地多,地有遗利,并且这是因为土壤和气候的关系,‘土宜桑枣,,颇便生计。而山西地方也同样存在着人地关系不和谐的问题,‘民众地狭,,人多贫穷,双方可以有无互补。为此,朱元璋下大决心从事山西民的移出活动。”“若以人口计,华北平原在洪武最后l0年的移民数量至少应接近50万人。”之后的永乐时期继续了洪武时期的移民政策,但规模上不及洪武时期。
——明代洪武永乐年间的迁民及其影响》
材料二  正进入经济增长迟滞期的欧盟各国为了挽救颓势,近年也大开投资移民的方便之门,据华商移民专家介绍,现阶段备受热捧的欧洲买房移民政策均以“买房”为投资核心,相当迎合中国投资者的投资偏好。以葡萄牙买房移民项目为例,非欧盟公民在葡萄牙购买价值不少于50万欧元的房产,即可全家获得葡萄牙居留身份,在旅游、教育、医疗等方面享受多项福利。除此之外,葡萄牙房产投资不仅不限定类型、套数,而且拥有永久产权,保值增值功能显著,成为中国投资者最受青睐的“香饽饽”。
欧元汇率的持续走低给人民币带来了更大的购买力,再加上“欧盟身份”的利好加持,以求在价值洼地的投资契机下实现“低买高卖”的投资效益。华商移民专家认为,目前,欧盟经济发展势态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虽然经济复苏进程可能缓慢,但整体方向仍是积极的。
——《欧盟推3150亿欧元刺激计划 欧洲投资移民适逢其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前期实行大规模移民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1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当前中国人移民欧盟各国的主要背景。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人口迁移表现出的一般性特征。(12分)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认识是多元化的,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认识可以有不同的观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弗兰克写道:“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近代)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
材料二:甲午一役的失利并非洋务运动的破产,也并未打断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相反,它具有积极意义:它使旧政府的秘密暴露无遗,中国现代化进程得以延续至政治层面……
——雷颐《甲午之败与中国首次现代化转型》
材料三: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原因有二:其一,正是苏联的存在,才给了美国与其盟国结盟的理由;其二,1945年协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双方都不得轻举妄动,都得阻止任何导致核战的可能。而今,苏联对那些国家的约束作用没有了。
——据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生活在后美国世界》
(1)对全球化,材料一弗兰克持什么观点? 并结合近代欧洲相关史实分析作者观点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史实,概述甲午战败的“积极意义”。
(2)阅读材料三,结合史实说明苏联解体“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你认为这一历史认识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描述中国在冷战中的“随机应变”时说:“(20世纪)50年代,中国将自己确定为苏联的一个盟友。然后:在中苏分裂后,他把自己看做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第三世界的领袖,这使他付出了高昂代价,而获利却甚少。在尼克松政府做出政策调整后,中国开始寻求在两个超级大国的均势游戏中充当第三方,70年代当美国似乎微弱之时,他与美国结成了联盟,然后在80年代当美国军事力量增强,而苏联经济上衰弱并陷入阿富汗战争时,它转向与美苏保持等距离。然而,随着超级大国竞争的结束,‘中国牌’变得毫无价值,中国又一次被迫重新确定自己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它确立了两个目标:成为中华文化的倡导者,即吸引其他所有华人社会的文明核心国家以及恢复他在19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史地位。”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有关外交方面的知识谈谈你是如何认识中国在冷战中的“随机应变”?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