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清朝一道奏折中写道:“□□一日不停,士人皆有侥幸得第之心,以分其砥砺实修之志。民间更相率观望……。”其中□□所缺文字是:
A.专制 | B.科举 | C.维新 | D.革命 |
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政府,主要是因为它 ( )
A.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
B.是在美国支持下建立的 |
C.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
D.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的 |
张鸣在《辛亥:摇晃的中国》中说:“革命给了国人一个世界上最先进的制度,但却没法像魔棒一样,给中国带来立竿见影的变化。中国不仅没有因此而走向富强,反而更易混乱。”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不包括( )
A.民主制度不符合中国国情 | B.长期的君主专制传统 |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 D.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这一结论基于辛亥革命( )
A.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B.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
C.结束了国家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
D.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
近代中国曾出现许多期刊,其中部分期刊存在时间较短,影响也不大,期刊的名字却反映出时代气息,例如:曙光、新社会、新中国、进步青年、新生、新气象、救国、自由、新妇女等,这些期刊表达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的主旋律是( )
A.爱国主义 | B.民主科学 | C.追求真理 | D.平等进步 |
“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历史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文中的“革命性和民主性”是指( )
A.规定“主权在民”“三权分立” |
B.形式上具备了现代宪法的雏形 |
C.规定了当时国家的根本任务 |
D.有利于人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利 |
鲁迅在《阿Q正传》中写到:“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但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道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把总。”这段描写反映的历史史实是( )
A.武昌起义爆发,辛亥革命成功 |
B.辛亥革命后一些封建官僚投机革命 |
C.中华民国成立 |
D.袁世凯夺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 |
有人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这反映出( )
①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
②实力是否强大,对历史进程的发展无关紧要
③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
④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将个人事业同时代的要求相结合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④ |
冯自由《革命逸史》载:“武昌革命军兴,清吏张鸣岐、龙济光、李准等初负隅白固,讵(表示反问)沪电谣传‘京陷帝崩’四字,港粤各报相率登载,全城人士欢声雷动。张督知人心已去,无可挽救,始仓皇出迮,龙、李遂卑辞乞降。使广东省城,得以不流血而获光复者,报纸之力为多焉。”材料反映报刊对辛亥革命的主要作用是
A.制造声势,加速革命进程 |
B.传播革命思想,赢得群众支持 |
C.革命运动迅速波及全国 |
D.使清政府统治空前孤立 |
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
B.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
C.使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
D.为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
孙中山先生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纵观孙中山的一生,他顺应世界潮流的做法有( )
①积极与共产党合作 ②领导五四运动 ③提出新三民主义 ④领导北伐战争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澳大利亚人莫里循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居住北京20余年(1897~1920),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中,他不可能留下的是( )
A.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照片 |
C.孙中山宣誓就职的照片 | D.与义和团冲突的日记 |
《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这次“革命”是( )
A.戊戌变法 | B.辛亥革命 |
C.新文化运动 | D.五四运动 |
某学者在评价某次革命时说,这次革命的前提是“对政治共同性作出新的解说”,这次革命“所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自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这次“革命”是指( )
A.太平天国运动 | B.辛亥革命 |
C.五四运动 | D.国民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