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关于辛亥革命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彻底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
C.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
D.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
一部反映辛亥革命的电影,下列出现的场景,你认为哪一个不符合史实
A.大部分农村在丈量田亩,实施“平均地权”纲领 |
B.袁世凯与帝国主义国家代表“亲切地”交谈着 |
C.一位革命党人在街头演讲,大声疾呼民主共和 |
D.外国军舰在长江耀武扬威,向革命党施压 |
王富仁教授认为中国近代以来每30年就有一个文化周期:1859—1889—1919—1949—1979—2009,每一阶段都有文化的具体特征。其中对1889—1919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从学制度到学思想,国人的思想解放不断加深 |
B.“中体西用”的主张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
C.马克思主义从传入到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思想 |
D.这一时期的各种思想“犬牙交错”,异常复杂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条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质意义是
A.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B.人民在政治翻身成为国家主人 |
C.确定了民主共和的政体 | 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
梁启超说:“(辛亥革命后),任凭甚么人,……若再想做中国的皇帝,可是海枯石烂不会有这回事了”。这说明辛亥革命
A.彻底推翻了封建统治 | B.使人民获得了民主权力 |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D.沉重打击了列强侵华势力 |
辛亥革命最重要的成果是( )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B.人民获得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力 |
C.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
D.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殖民势力 |
1912年4月22日《大总统袁世凯命令》中强调:“现在五族共和,凡蒙、藏、回疆各地方同为我中华民国领土,则蒙、藏、回疆各民族,即同为我中华民国国民……蒙、藏、回疆与内地各省平等,将来各该地方一切政治,俱属内务行政范围。”这主要表明,北洋政府
A.坚持维护共和制度 | B.坚决维护国家主权 |
C.实行民族平等政策 | D.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作为施政纲领 |
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中倡导“民族平等”,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四个方面,但对各民族语言文字平等、尊重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等民族平等内容则未提及。这一信息说明孙中山
A.缺乏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
B.早期民族思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
C.刻意回避平均地权等经济要求 |
D.具有狭隘的中外民族平等观 |
某论文里有关键词:国共合作、广州、国民革命军、“打倒列强,除军阀”。该论文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武昌起义 | B.北伐战争 |
C.抗日战争 | D.解放战争 |
1919年,尚未成为职业革命家的毛泽东在《民众的大联合》中指出,“辛亥革命……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无关系……然而我们却有一层觉悟,知道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大逆不道的民主,也是可以建设的。” 毛泽东认为辛亥革命
A.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 B.结束了中国的封建专制统治 |
C.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理念 | D.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
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使反动力量再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这主要是由于它( )
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
B.沉重打击了反动统治 |
C.动摇了封建制度的根基 |
D.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 |
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一直处在一种“国家危机”或“权威危机”之中,不论是改革派还是革命派一直都在努力探索一种新的国家形式。辛亥革命及民国的建立,意味着传统集权官僚体制崩溃。民国实质上是一个“军绅政权”,新的中央政府仍徒具形式,在“共和”的招牌下,国家实际陷于军阀割据和长期分裂状态。材料主要说明
A.辛亥革命不具有实质意义 | B.强化中央政府权威的重要性 |
C.中华民国的局限性 | D.共和制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 |
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共和国政府,主要是因为它
A.是在美国支持下建立的 | B.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
C.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 D.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的 |
清明节明明去扫墓,他看到曾祖父墓碑上写着“卒于民国五年”,其曾祖父应死于公元
A.1915年 | B.1916年 |
C.1917年 | D.1918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