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民族危机加深和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康梁等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百日维新措施中,直接触及顽固派利益的措施是

A.提倡官民上书言事 B.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
C.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 D.废除八股取士,改试策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该论文的主题可能是

A.西方的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B.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
C.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的确立
D.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改革使斗争空前激烈,俄罗斯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它是把西方模式作为“现代化的普世道路”而遵循前进,还是找一条“俄罗斯特殊性”之路?这就是此后半个世纪展现在俄罗斯大地上的基本事态,它涉及思想与文化斗争、政治与经济斗争。
——钱乘旦为《现代化的特殊性道路》所作序言
材料二 然中国目今情势,舍变法不足以自强,……似宜先遴饬二三忠诚明练督抚,姑参仿西法,试行变革,于用人、理财、练兵三大端,责其所为,不以文例相绳,不为浮言所动,期以年限,专其责成,俟有成规,再迅饬各省循法推广。
──孔祥吉《晚清佚闻丛考》袁世凯呈递翁同龢的说帖
材料三  1898年1月24日总理衙门召见康有为问话。“问:‘宜如何变法?’答(康有为)曰:‘宜变法律,官制为先。’……于是陈法律、度支、学校、农商、工矿政、铁路、邮信、陆军之法,并言日本维新,仿效西法,法制甚备,与我相近,最易仿摹,近来编辑有《日本变政考》及《俄大彼得变政记》,可以采鉴焉。
──楼宇烈整理《康南海自编年谱》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1861年改革是走“西方模式”道路,还是走“俄罗斯特殊性”的道路?其表现如何?
(2)概括材料二、三的变法方案。戊戌变法是按照哪个方案进行的?从中俄改革的方案角度,分析两国改革结果不同的原因。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①康有为 ②王韬 ③梁启超 ④严复 ⑤郑观应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98年1月的一天,在总理衙门西花厅,总理大臣李鸿章、翁同铄、荣禄等对康有为进行问话。康有为把荣禄驳得哑口无言,气得荣禄中途退场。这种现象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

A.变法图强是大势所趋 B.顽固派势单力孤
C.设立议院,召开国会 D.民族危机曰益加深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变法过程中,康有为建议:“勿去旧衙门,而惟增置新衙门;勿黜革旧大臣而惟渐擢小臣,多召见才俊志士,不必加其官,而惟委以差事,赏以卿衔,许其专折奏事足矣。”康有为提出上述建议的原因是
①封建顽固势力强大  ②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③采取必要的策略以减少变法阻力  ④增加行政机构使各部门互相牵制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康有为在《日本变政考》中说:“唯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唯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他的核心观点是(    )

A.中国风气未开 B.实行民主共和制
C.实行君主专制 D.由皇帝实行自上而下的变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说:“(陛下)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这一事件最主要的意义在于 (    )

A.使维新思想转变为政治运动
B.宣传了民权平等思想
C.直接促使变法的开展
D.扩大了康有为的社会影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往往都是复杂而又艰巨的,不可能一帆风顺。下列因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而最终被中止的有(   )
① 商鞅变法 ②王安石变法  ③梭伦改革 ④戊戌变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其实,早在19世纪下半叶,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就已经艰难地挪动了它的脚步了。改革是被迫进行的。清政府官员在“内乱”面前,犹能做“中华大帝国”的酣梦,直到洋炮的轰鸣从南方海岸传来,震撼了宫廷的座椅,这才下决心“师夷长技以制夷”。先是做军火买卖,接着开矿山,修铁路,废科举,兴学堂,派留学生出国,以及官员出洋考察,等等。                                        ——《五四:知识分子的自治运动》
【材料二】解体太缓慢了。这种速度,不但不能满足少数先觉者的期待,而且实际上,也不可能使中国免受挨打的耻辱与覆亡的危险,这样,政治体制的改革便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然而,最高统治者对于死亡异常敏感。在大独裁者、长期垂帘听政的慈禧看来,政改如同玩火,其结局只能加速以个人为中心的权势集团的崩溃,于是及时地把光绪帝及其政改计划给扼杀了。                          ——《五四:知识分子的自治运动》
【材料三】在1911年以前约十年间的中国精神生活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外国的影响。中国人对外国生活怀着好奇心理并且倾向于采用外国思想,这种情绪自从1860年前后已在慢慢地增长,到19世纪90年代以后又加速发展了,而在1905年以后达到了发狂的程度。
——(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
请完成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说改革是被迫的?这次改革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
(2)材料二中“政治体制的改革”指什么事件?结合改革措施说明:为什么在慈禧看来,政改将加速权势集团的崩溃?
(3)根据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三中“19世纪90年代以后”思想“加速”“发狂”的主要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的认识。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中国史是一部中国人不断求发展的历史。回爷15—17题。
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新思想的含义是      

A.变革政治制度以求民主平等 B.学习西方技术以抵抗外来侵略
C.学习两方之体以同中国之用 D.宣传西方学说以启国民之智

下列一组图片反映了近代中国奋进的足迹,它们可以用来研究

A.近代中国的工业化之路 B.民主共和的必由之路
C.中国近代化的发展进程 D.近代中国的实业救国

从近代化进程的角度看,维新变化运动深远的历史影响是    

A.确立了清朝君主立宪的政体 B.举办商会、农会待民间团体
C.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 D.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应诏统筹全局折》与《五条誓文》

A.都是改革的施政纲领
B.都提出了比较具体的变化措施并得到了贯彻执行
C.颁布于新政权建立后 D.都表达了统治者的变法决心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说:“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晡乃罢,览阅奏章,犹不能尽。”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皇帝勤于政事
B.政府部门尽忠职守
C.提倡官民上书言事
D.撤并政府机构各部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一欧洲者,询某厂船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A.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B.寻找甲午中日战争日胜中败的原因
C.批评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富强
D.比较中日近代化道路的异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戊戌变法的意义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