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1674年“新阿姆斯特丹”(New Amsterdam)更名为纽约市(City of New York),下面漫画
(图1、图2)反映了更名后两个国家关系,这两国最有可能是(   )

A.葡萄牙与西班牙 B.荷兰与英国
C.英国与法国 D.美国与法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500~1800年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
B. 欧洲人对美洲不断的探险和征服
C. 外来疾病导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
D. 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的分布越来越广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从英国于1825年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以后,兴建铁路的热潮很快波及欧洲大陆和北美,进而蔓延到欧美国家的殖民地和附属国。世界铁路总长度由1840年的5490英里增至1880年的222万英里,1900年达到46. 6万英里。出现兴建铁路的热潮的原因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 B.巩固国防的需要
C.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D.开发边疆的需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四幅历史示意图反映的历史时期,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③④① B.①③②④
C.②④③① D.①④③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英国的重商主义者主张高工资,提出经济发展的“外国支付收入”理论,认为出口高附加值的产品意味着外国将为出口国家支付工资和利润。这一理论在当时得以实现的经济条件是(   )

A.“光荣革命”后,英国社会进入稳定发展时期
B.海上霸主地位的确立使英国占据贸易优势
C.圈地运动为英国工业发展扩大了国内市场
D.工业革命的完成,提高了英国商品的技术含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学生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如下资料:《中国古代早期城市化进程与最初的文明》、《英国城市化的核心动力:工业革命与工业化》、《试论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和《苏联时期俄国城市化的特征及历史渊源》。其研究主题应该是(  )

A.工业革命与城市化进程
B.中国与西方城市化进程对比
C.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D.工业革命前后的东西方世界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克思曾说:“英国的入侵……摧毁了印度原有的经济基础,解构了那些半野蛮半原始的社会结构……虽然对此我们会心怀悲伤,但是我们一定不能忘记,正是这些看起来平和的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社会结构构成了东方专制主义最坚实的基础,它极大地禁锢了人类的思想。”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历史传统文化因为文化传播被逐步淘汰
B.文化交流和文化开放可能带来文化损失
C.不是每一种文化的所有要素都值得保护
D.文化的开放使得一些弱势文化趋于灭亡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759年,一位清朝官员说:“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统计所买丝货,一岁之中,价值(白银)七八十万两,或百余万两”,“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从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有
①江南地区的丝织业十分发达      ②丝绸是当时东西方贸易的重要商品
③中国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④国内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已经形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之一是技术的创新。在十八世纪的工业革命中,英国工业的技术创新如何产生?

A.科学革命发现新理论,工业家将这些理论直接应用于生产,带来技术的创新
B.在殖民地战争中,英国击败法国,控制了印度,从印度引进先进的纺织技术
C.时值启蒙运动,哲士热衷于传播科学知识,厂商将这些知识转变成生产技术
D.此时的技术创新大都是技术工人为适应现实需要,改良原有机械装置的结果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克思说:“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以下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通过商品倾销,推动世界市场的扩大和深化
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全球扩展的本性
C.“交通的极其便利”指火车、轮船、飞机等先进的交通工具
D.工业化大机器生产是西方国家不断扩张的重要动力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学家亨廷顿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至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则是相互作用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西方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形成巨大冲击的表现有
①经济掠夺和商品输出,破坏了东方传统经济结构
②发动侵略战争,破坏了东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③民主思想的传播,冲突了东方传统思想观念
④东方物产的引进,丰富了欧美居民的日常生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位学者比较近代史上两种政治经济制度,指出:“‘乙主义’可算是因著‘甲主义’而产生的一种变态。‘甲主义’提倡各种经济因素公平而自由的交换,是以个人的私利观作主宰。‘乙主义’则从整体利益出发,以政治力量强迫消灭私有经济,干预生产经营。”上文中,“甲主义”、“乙主义”分别是指:

A.封建主义、资本主义 B.资本主义、共产主义
C.法西斯主义、共产主义 D.共产主义、新保守主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示为160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自殖民地时代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其中,代表美国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美国经济的崛起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D.工业革命在欧洲扩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桑巴特提出资本主义的精神出于犹太教。资本主义采取了一种数量上的计算(quanlitative calculation),把所有的精力用于获得财物,“用武力,用魔术,用计谋,用新发明和用金钱去获得财物”;“自从罗马帝国崩溃后,(欧洲)每一个国家内部都有两种力量出现,一是对黄金的贪婪,一是创设企业的精神,不久这两种力量凝结一气。”作者强调的资本主义的精神是   

A.与犹太教的精神一致 B.贪婪、剥削
C.自由、创新 D.对财富的追求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日本的对外扩张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