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搜集有关“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材料时,利用网络查找到一些有关“世界市场对西欧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的观点。其中表述最准确的是( )
A.为西欧商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
B.给西欧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
C.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
D.提供了丰厚的资本和广阔的海外市场 |
下列关于殖民扩张的描述,表述错误的是( )
A.殖民扩张过程中大量财富流入西欧 |
B.殖民扩张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
C.殖民扩张的方式有武力和商品贸易 |
D.17世纪,殖民国家中英国占主导地位 |
1609年,应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邀请,格劳修斯发表了《论海上自由》,主张海洋应该为人类共同所有、自由利用,“每个国家均可自由地(通过海洋)穿行到另外一个国家,并可自由地与之进行贸易活动”。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
A.直接导致了第三次英荷战争的爆发 |
B.标志着资本主义自由放任政策的开始 |
C.为荷兰海外殖民扩张活动进行了辩护 |
D.对英国的殖民霸权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
“美洲的贵金属来到西班牙就像雨点倾注于屋顶,结果全流走了。”该观点是指西班牙掠夺的大量财富( )
A.主要流入王室贵族手中 |
B.主要流向了罗马教廷 |
C.主要流入商品生产发达的国家 |
D.未用于工业而主要用于商业 |
19世纪末,有人曾惊叹道:“在1870年以后你就无法编写英国经济史了”。这是因为( )
A.资本主义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 |
B.帝国主义忙于重新瓜分殖民地 |
C.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衰落 |
D.英国已经成为了“日不落帝国” |
“19世纪下半叶,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上述状况反映了( )
A.资本主义萌芽在西欧的出现 |
B.19世纪后期经济全球化形成 |
C.英国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 |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
“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的一种方式。下列地图中白色区域的不断扩大,反映了( )
A.天主教的传播 | B.西方人眼中的世界 |
C.罗马帝国的扩张 | D.“日不落帝国”形成 |
下图为160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自殖民地时代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其中,最有可能代表英国的曲线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欧洲的扩张在最初的伊比利亚阶段之后,因合股公司的激增而大大加强……这些新组织是经济动员和经济渗透的最有效的工具。”在这种新组织的推动下,17世纪上半叶发展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的是 ( )
A.西班牙 | B.荷兰 | C.法国 | D.英国 |
2009年10月,中国货轮“德新海”号在印度洋塞舌尔群岛遭遇索马里海盗袭击。有人研究发现这一地区在15世纪末也曾出现过一个著名的“海盗”,他是( )
A.迪亚士 | B.达·伽马 | C.哥伦布 | D.麦哲伦 |
“荷兰人由于缺少强大的王权和充足的人力资源,十分自然地选择了依靠商业贸易来积累财富,同时也积累着足以让自己强盛起来的竞争技巧和商业体制”,这里的“竞争技巧”主要指( )
A.积极开展黑奴贸易 | B.造船技术和航运业 |
C.组建大型商业公司 | D.进行“海盗式劫掠” |
某学者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
A.与西班牙和葡萄牙竞争失利 |
B.世界贸易中心发生改变 |
C.世界市场的形成对其造成冲击 |
D.受英国殖民霸权的挑战 |
下图是北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1493— 1570年人口变化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①殖民者残酷的奴役剥削 ②大批土著被贩卖到欧洲 ③传染疾病的肆虐 ④工业生产污染严重
A.①②④ | B.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③ |
据张跃发的《近代文明史》记载,英国棉布的价格指数:1780年为100;1812年~1815年为32;1860年为13。导致英国这一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开辟后黄金白银大量流入引发英国价格革命 |
B.资本主义社会两极分化,工人阶级购买力降低 |
C.英国棉织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棉布产量大增 |
D.圈地运动促进了毛纺织业发展,毛织品代替了棉制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