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推论属于哪种情况
大前提:农奴制改革是在封建地主的支持下进行的;小前提:农奴制改革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结论:农奴制改革是封建性质的改革。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 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
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 D.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
列宁曾指出,经过1861年改革,“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下列能够说明这一点的是
A.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
B.农民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土地 |
C.农民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 |
D.农民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 |
俄国农奴制改革后1861~1863年间,全国各地有两千多起农民暴动,这反映了( )
A.阶级矛盾依然尖锐 | B.农民的地位没有丝毫改变 |
C.农奴制改革没有取得成效 | D.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提高 |
关于俄国农奴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农奴制以地主奴役农奴为主要剥削形式 |
B.农奴制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而形成 |
C.农奴有自己微薄的生产资料和人身自由 |
D.农奴被固定在地主的庄园里 |
亚历山大二世说: “与其等农奴自下而上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地解放农奴”这说明他
A.认识到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
B.主要是维护农奴主利益 |
C.主张实现天赋人权,人人平等 |
D.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
【改编】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中,亚历山大二世认为“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他都做到了”。因此在改革后,俄国地主有权
A.自由买卖领地内的农民 | B.保留原有土地的所有权 |
C.没收农民的私有财产 | D.对领地上农民进行司法审判 |
18世纪俄国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常说“君主应为其人民服务”。这反映了她( )
A.坚信君权神授 | B.受社会契约论影响 | C.主张君主立宪 | D.信奉人民主权学说 |
有人评价说,1861年后的俄国就是一个大杂烩,既有资本主义的东西,又有农奴制度的残余,还有极端的沙皇专制主义,这种“大杂烩”社会的具体特征表现为( )
A.军事封建性帝国主义 | B.殖民帝国主义 |
C.垄断主义帝国 | D.农奴制帝国 |
俄国1861年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俄国向现代化迈出的重要步骤,主要依据是
A.改革是由最高统治者主持的 |
B.改革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
C.改革是进步文学家推动的 |
D.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
有人评价说,1861年后的俄国就是一个大杂烩,既有资本主义的东西,又有农奴制度的残余,还有极端的沙皇专制主义,这种“大杂烩”社会的具体特征表现为( )
A.军事封建性帝国主义 | B.殖民帝国主义 |
C.垄断主义帝国 | D.农奴制帝国 |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兴起的相同背景是
A.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 B.民族危机的加深 |
C.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化 | D.封建专制的强大 |
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对农民进行的残酷掠夺”,这主要是指 ( )
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 | 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 |
C.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 | D.农民成为商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