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相同点有
A.都出现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 | B.都触动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 |
C.都以整顿吏治为中心 | D.都以增加政府收入为目的 |
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改革就是推陈出新、除旧布新,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但改革的道路总是坎坷曲折的。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书记载,自北魏建元至魏孝文帝执政前近一百年间,北魏境内各族人民起义多达八十余次,这些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北魏统治。据记载,北魏统治者对外战争,把掳掠来的无数人口和财物分赏给参战的人员,把大量的“生口”变成了奴隶.进一步扩大了奴隶制。
——人教网
北魏贵族集团在歧视与迫害其他民族的同时,对各族人民的经济剥削也异常残酷……从北魏统一到孝文帝改革前,仅五十多年里.农民起义就达七八十次之多。
——《历史学习》
(1)材料一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前面临着什么突出的社会问题?
材料二 “冬,十月,丁未,诏遣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还者听避空荒……卖者坐如律。”
——《魏书》
(2)试概括指出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
材料三 宋仁宗(1049-1053)年间。各级官员达到两万多人,比三十多年前的真宗景德年间增加了一倍;仁宗后期,“募天下骁雄横滑以为兵,几至百万。”比北宋建国之初增加了五倍。在仁宗1050年前后,当时的两税收入为:钱四百九十三万贯,绢帛三百七十六万匹.粮一千八百零七万石,国家总支出为:钱三千三百一十七万贯,绢帛七百二十五万匹,粮三千零四十七万石。当时“养兵之费,在天下十居七八。”
——历史风云网
(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北宋面临的突出社会问题是什么?
材料四 关于王安石变法的漫画
(4)结合材料二、四,简要指出这两次改革一成一败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下列事件的结果能够体现上述主张的有
①商鞅变法实行“废井田,开阡陌” ②王安石变法实行农田水利法
③1958年开始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1978年以来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现在有些国家提供小额贷款给农民资助其发展生产,在我国古代就有类似的做法。这种做法出现于
A.商鞅变法 | B.王安石变法 |
C.北魏孝文帝改革 | D.李悝变法 |
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作用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挽救了北宋统治危机 |
B.解除了辽和西夏的威胁 |
C.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局面 |
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解除了财政危机 |
北宋中期封建统治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具体表现在
①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②农民反抗斗争此起彼伏 ③冗官冗兵冗费 ④少数民族的威胁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针对王安石变法,司马光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对此理解最正确的是( )
A.司马光代表旧官僚抹杀变法成效 |
B.司马光抨击北宋吏治腐败 |
C.没有反映客观事实,但支持变法 |
D.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观事实,但其目的是借机反对变法 |
王安石颁布的青苗法、蓦役法、方田均税法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 )
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 B.限制大地主大官僚利益 |
C.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 D.巩固中央集权 |
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内容中保甲法作用的评述,正确的是( )
A.加强对人民控制,增强国防力量 |
B.改变更戌法,提高武将政治地位 |
C.实行兵农合一,保证军粮的供给 |
D.军权更集中,消除割据的经济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