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南朝谢灵运说:“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糜有止已。所求不获,辄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针对以上情况,北魏孝文帝所采取的改革措施是

A.推行均田制 B.设立三长制 C.推行新的租调制 D.汉化政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尊儒崇经 B.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C.模仿汉族制度 D.学说汉话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北魏孝文帝的措施中,与民族融合无关的是

A.“诏断北语,一从正音” B.制定俸禄制
C.颁布均田制 D.同汉族通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魏孝文帝主动推行汉化政策的实质是

A.提高少数民族素质 B.缓和与汉族地主的冲突
C.适应农耕文化的需要 D.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A.封建化过程 B.农业化过程 C.工业化过程 D.汉化过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观察图,你认为这两次改革具有的共同本质特点是

A.都促进了封建化的进程
B.都促进了大民族融合
C.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都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魏初期“连年不收,上下饥弊”“不种多年,内外俱窘”。太和九年(485年)孝文帝颁布诏令,“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
—《魏书﹒食货志》
材料二 兹为改正地税,原有之田地贡纳办法,一律作废;并规定地契调查完毕后,按土地价格征取其百分之三,作为地税。
—《明治政府1873年颁布的条例》
⑴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北魏太和九年颁布法令的内容及影响。
⑵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的知识,概括日本土地改革措施及影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了许多汉化政策,这些政策能够推广的根本原因是

A.改革由皇帝主持 B.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C.汉族地主支持改革 D.先进代替落后不会遇到阻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表述,错误的是

A.改革都获得了成功 B.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C.改革的进展都很顺利 D.都引起了社会制度的变革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朝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写到:“盖(孝文)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此话属于对孝文帝改革的

A.客观表述 B.客观记载
C.客观评论 D.主观评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有利于重建北方小农经济的措施是

A.均田制和三长制 B.宗主督护和编户齐民
C.三长制和宗主督护 D.均田制和宗主督护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 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魏孝文帝时,有人对他推行的一项改革措施加以称赞:“雄擅之家,不独膏腴之美;单陋之夫,亦有顷亩之分。”孝文帝的这项改革措施应是

A.均田制 B.三长制
C.租调制 D.俸禄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魏孝文帝“移风易俗”改革措施中,不包括

A.“雅重门族” B.“剃发蓄辫”
C.“班赐冠服” D.“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历史上的北魏政权,系由          拓跋部建立

A.匈奴族 B.鲜卑族
C.女真族 D.蒙古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孝文帝改革的评价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