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关于商鞅的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改革都取得成功
B.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C.改革的进展很顺利
D.都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关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A.北方统一的实现 B.鲜卑族的封建化
C.北方民族大融合 D.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是

A.实行均田制 B.与汉族通婚
C.迁都洛阳 D.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阻力主要来自

A.封建王室 B.汉族地主 C.鲜卑贵族 D.广大农民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孝文帝改革对汉族文明的影响不包括

A.恢复和发展经济 B.汉人胡食 C.士族制度形成 D.汉人胡装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具有开创性的是

A.整顿吏治 B.实行府兵制 C.汉化政策 D.颁布均田令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魏统一北方后,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其中社会矛盾不包括

A.阶级矛盾 B.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C.民族矛盾 D.鲜卑族内部矛盾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学界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出现这种分歧主要是针对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的

A.均田制 B.三长制 C.汉化政策 D.新租调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是

A.整顿吏治  B.与汉族通婚 C.迁都洛阳 D.推行均田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史》载:“孝文帝引见朝臣,诏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于是诏:‘年三十以上,习性以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下列对这一诏令的理解不确切的是  (  )

A.通过行政命令推行汉话 B.提倡官员说汉话而不说鲜卑话
C.30岁以下的官员必须严格执行法令 D.罢免在朝廷上不说汉话的官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魏前期的新政卓有成效,主要表现为   (  )
①形成了一整套政治经济制度 ②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③巩固了北魏政权 ④使鲜卑族的社会生活发生巨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魏孝文帝之所以把都城迁往洛阳,从主观动机上不包括

A.便于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B.为保证改革的顺利开展
C.加强对黄河流域地区的统治 D.洛阳是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之一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魏孝文帝说:“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从中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鲜卑姓“拓跋”为汉姓“元”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拓跋氏的政治地位 B.改变鲜卑族的生活习惯
C.确立北魏皇族的正统地位 D.实现鲜卑族与汉族的平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观察右图,图②与图①所示服饰的不同主要是(    )

A.经济发展的结果
B.民族融合的结果
C.孝文帝迁都的结果
D.实施官吏俸禄制的结果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牛一头,受田三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初受田者,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北魏政府的上述规定(     )。
体现男女的平等待遇      B.可保证农民土地的长期稳定 
C.均田全部实行私有化      D.实施范围是西部的种桑地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孝文帝改革的评价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