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龙门石窟佛像造型逐渐呈现汉化的风格。这反映了 

A.佛教的传入 B.疆域的扩大 C.民族的融合 D.全国的统一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周鲜卑大臣豆卢勣自愿弃官去学儒家经典,皇帝对此大加赞赏。使北周君臣醉心于汉文化的原因是 

A.商鞅变法 B.王安石变法 C.孝文帝改革 D.张居正改革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魏统一北方后,在黄河流域逐渐采用先进的经济形式发展经济,这种先进经济形式实质是

A.奴隶制经济形式 B.封建制经济形式
C.半封建半奴隶制经济 D.半畜牧半农业经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历史人物的改革没有使本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全球史》言及古代中国某制度时说:“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材料中的“这一制度” 指的是

A.井田制 B.均田制
C.三长制 D.租调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此外复有杂调。”以下最能反映材料信息的是

A.政府分配的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
B.国家将土地按人口多少进行分配
C.国家将土地分成小块分给给农民耕种
D.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需承担国家的租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买卖"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A. 井田制瓦解 B. 分封制恢复
C. 均田制受到破坏 D. "市"突破空间限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魏创立的均田制,隋朝到唐初一直沿用,这一制度旨在

A.确立土地私有制 B.保护小农经济的发展
C.打击官僚地主的势力 D.杜绝土地兼并的问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魏太和年间(477年─499年),政府校比户籍,清查隐漏人口,导致户口增加,进而形成了新置与恢复州、郡、县的高潮。与这一现象出现相关的政策是

A.建立俸禄制 B.设立三长制
C.实行宗主督护制 D.推行门阀等级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商鞅变法相比,北魏孝文帝改革面临的不同问题是

A.国力落后 B.实现统一 C.地方割据 D.民族关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写于南北朝的某书记载:“自晋宋以来,视□□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中的文字应该是

A.洛阳 B.成都 C.杭州 D.广州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

A.解决吏治腐败、财政困难
B.巩固鲜卑贵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C.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进程
D.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实质上反映了(   )

A.少数民族的汉化 B.少数民族的农耕化
C.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D.汉族的胡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此外复有杂调。”以下理解与材料相符的是(   )

A.政府分配的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
B.国家将土地按人头平均分配
C.国家将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
D.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需承担国家的租税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社会进程的发展来看,其最主要表现是

A.改变了单一的生活方式 B.加速了民族间的融合
C.增强了国家综合国力 D.促进了封建化进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孝文帝改革的评价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