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共同之处主要在于二者的

A.目的: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B.方式:组建团体、出版刊物、武装斗争
C.支持者:开明地主士绅和爱国知识分子
D.影响: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来源:2011-2012学年广东省中山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历史试卷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的思想共同点是(  )

A.“仁” B.“心外无物” C.“理” D.“格物致知”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四人的共同之处是(  )

A.都生在宽松的政治氛围中
B.都主张仁者爱人
C.都建立起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D.都对后世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位中国哲人所提出的“民为邦本”的思想,被日本学者宇野重昭称为“首次在世界思想史上明确表达了人民民主革命理论”。这位哲人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荀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韩非子集法家大成。曾有学者称许他:“他不是完全局限在法家范围内、以法家来论法,而是承接了(  )家、(  )家的思想,这种籍他山之石,正是他所以能画龙点睛,特别见精神的地方。”韩非子吸收了哪两家的思想成就其一家之言?(   )

A.儒、墨 B.墨、名 C.儒、道 D.儒、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孔子到孟子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A.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D.通过学习,可以使小人变为君子,普通人成为圣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和融合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常见的现象。回答第16〜18題。
对外交往是一种文明交流的行为。下列文明成果受到对外交往影响的有

  以下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中英部分武器装备的数据对比,从中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有

造成下表中所示现象的主要原因应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奋斗的目标之一。回答10〜13題。
洋务派的中央代表奕訢曾说:“中国所当学者,固不止轮船、枪炮,即以轮船枪炮而论,雇买以应其用,计虽便而法终在(洋)人;讲究以彻其原,法既明而用将在我。”材料中奕訢的主张是

A.兴办洋务需培养实用科技人才 B.筹划海防以强大清朝国防
C.引进外国技术但不用外国专家 D.学习西方的民主法制建设

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将弹劾李鸿章的奏章拿给他看,说:“有人谗尔为康党(即维新派)!”李鸿章回答:“臣实是康党。……六部诚可废,若旧法能富强,中国之强久矣,何待今日。主张变法者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实是康党。”材料反映出李鸿章

A.已转化为维新派代表人物 B.主张废除三省六部
C.已经与慈禧太后分道扬镳 D.主张进行社会改革

学者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它是一条分界线。”作者认为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主要理由是辛亥革命

A.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 B.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
C.实现了生活上的移风易俗 D.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陈独秀认为“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国人的“觉悟”经历了学术觉悟、政治觉悟和伦理觉悟三个阶段。“伦理觉悟”这个阶段的实践活动是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为           (   )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德国“是一个奇妙的国家,它要么考问世界,要么拷打世界。当它用思想来考问世界时,它是伟大的;当它用战争来拷打世界时,便有了上个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德国“考问世界”的史实是
①《纯粹理论批判》出版                 ②《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
③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思想                 ④创作《第九交响曲》
⑤提出《九十五条论纲》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论语·子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孟子说:“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由此判断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A.人本主义 B.积极入世 C.重道轻器 D.经世致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黄宗羲和韩非子对君主专制所持观点几乎截然相反,其主要原因是

A.两人的阶级立场不同 B.两人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同
C.两人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 D.儒家是主流思想而法家不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围绕着人与神、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问题的思考,公元前6~5世纪,东西方社会几乎同时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先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孔子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具有人文精神
B.老子注重探讨宇宙本源的问题,用以指导人生
C.普罗塔哥拉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
D.苏格拉底着重讨论的是人与神的关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午一战,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国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金耀基《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性之构建》)当时“中国知识精英”的着力点是(    )

A.经济的现代化 B.器物的现代化
C.制度的现代化 D.精神的现代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孟子》一书记载黄河洪水多次泛滥殃及多个诸侯国。从当时历史发展趋势分析,解决的根本之道在于(   )

A.委托东周政府专力治黄 B.各诸侯国通力合作,统一治黄
C.统一中原,由中央政府治理 D.诸侯国各自为政,加强治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选考一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