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国图志》是魏源于1843年编写的一部介绍世界各国历史地理情况的著作。此书后来传入日本,1854年日本翻印该书60卷,士人争相购读,此后多次再版。而该书在中国印量很小,影响有限。这说明中日两国( )
A.社会危机的程度不同 | B.变法图强的方针不同 |
C.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不同 | D.变革的社会基础不同 |
关于梭伦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
B.进一步打击氏族制度残余 |
C.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 |
D.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
日本明治维新中废藩置县的实质是( )
A.调整国家行政建制 | B.消除封建割据状态 |
C.完善政府管理职能 | D.确立土地私有制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除了俄国外还有
A.日本 | B.意大利 | C.美国 | D.德意志 |
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其最主要的成果是( )
A.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 B.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了道路 |
C.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
19世纪后半期,日本以十分优惠的方式将国有企业的很大一部分转让给私人资本家经营,其中不包括下列部门中的哪一项( )
A.矿业开采 | B.铁路和军工企业 | C.纺织工业 | D.造船业 |
造成俄、日与英、法改革和革命后不同体制差异的主要历史原因是( )
A.自上而下的改革道路 | B.资产阶级没有登上历史舞台 |
C.对封建制度改造程度的不同 | D.没有经过激烈的战争 |
19世纪60年代,美国和日本在革命或改革中采取的土地政策相似之处是 ( )
A.私人可以购买土地 | B.拍卖奴隶主地主土地 |
C.禁止土地买卖 | D.小块土地卖给农民 |
下列关于明治维新推行“文明开化”政策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日本“求知识于世界”的积极进取精神 |
B.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日本的封建文化 |
C.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 |
D.表明日本放弃了自己的传统文化 |
商鞅变法在当时最重要的历史作用是
A.秦国的旧制度废除了,封建经济得到发展 | B.使秦国成为强国,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
C.使法家思想成为秦国的统治思想 | D.加强了秦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
马克思曾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应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交通上”,“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马克思这段话实质是指
A.煤和铁是一个国家获得独立的根本条件 |
B.殖民活动客观上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 |
C.殖民扩张对殖民地的主要影响是建设性的 |
D.工业革命促进了机器的普及 |
18世纪,英国国内市场生产的工业产量从基数100增为150,而为出口生产的工业产量从基数100增为550,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政治上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稳定的国内环境 |
B.对外国家积极推动海外殖民,开拓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
C.英国开始进行工业革命,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 |
D.奴隶贸易提供了大量劳动力,推动英国工业生产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