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用我们三民主义的口号和法国革命的口号来比较……平等和我们的民权主义相同,因为民权主义是提倡人民在政治之地位都是平等的,要打破君权,使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说民权是和平等相对待的。                 ——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年)
材料二 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超过了他的同事。……毛泽东认为,如果你对事物有所了解,你就能够并且应该照那样做,但是你的经验和你实践的结果,应该引导你对你所知道的东西加以再认识。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三 邓小平同志部分讲话的时间和名称

讲话名称
发表日期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984年6月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
1985年10月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992年1月、2月

——摘自《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民权的认识有何变化?联系时代背景,简析其原因。
(2)说明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
(3)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践成果。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三大思想理论的认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手书

材料二 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图l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图2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
(2)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毛泽东充满诗意的语言反映了他怎样的一种情怀?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提出什么重要主张?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综合三则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同志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要创造红色区域,实行武装割据,这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也就是要以乡村为中心。”后来这种理论和党内“左”倾错误进行了数次的斗争。
1930年4月2日李立三同志在《怎样准备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的胜利的条件》的文章中强调:“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中心城市,产业区域,特别是铁路海员工厂工人群众的罢工高潮,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政权的胜利。想‘以乡村来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都只是一种幻想,一种绝对错误的观念。”6月,党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立三路线”。这次“左”倾错误在党内统治的时间虽然只有三个多月,但党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经历了两次大的反复,两次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一次是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一次是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
(1)对比指出材料一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不同主张。分析两种革命道路的历史地位。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阐述经过这两次反复,中国民主革命是如何转折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东学西渐,西学亦东渐,阅读下列材料[来材料一 明清之际,欧洲的耶稣会士历尽千辛,沟通中西文化,把中国当时的文化主流——儒学——程朱理学,用轮船运往17—18世纪的欧洲,在那里曾经形成过100年的中国文化热,儒家思想与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所形成的欧洲新思想相结合,成为欧洲近代历史发展的主导精神——启蒙思想的一个重要思想渊源。
——郑明谦著《儒学对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
材料二 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政治制度不如人,而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
——胡适著《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材料三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先进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的吸收……
——毛泽东著《新民主主义论》
(1)为什么在中国的儒家思想影响下欧洲启蒙思想能够形成,而欧洲先进思想在明清时期没有“生根结果”,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
(2)依据材料二,归纳胡适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为改变上述状况,胡适等人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斗争实践,谈谈毛泽东是如何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自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理论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泰西诸国原不同于诸蛮貊(mò,泛指北方少数民族)之固陋,而更有中邦所不如者。……天载之义,格物之书,象数之用,律历之解,莫不穷源探委,我中土之学问不如也……自鸣之钟,照远之镜,举重之器,不鼓之乐,莫不精工绝伦,我中土之技巧不如也。
——明末士人朱宗光
(1)概括材料一中对西学的认识。结合所学分析这些认识产生的原因。
材料二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一中国欲自强,则英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嚣,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画》
材料三 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2)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中的政治思想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这种变化的时代因素。(4 分)
材料四 其次,这一统治阶级因以下事实而进一步受到约束:除佛教外,中国没有或几乎没有借用国外东西的传统。因此也就毫不奇怪,尽管19世纪后半叶中国的确发生了变化,但它的变化速度远远落后于对西方做出反应的其他国家。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19世纪后半叶中国的确发生了变化”。下表列举出了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先进的中国人,请归纳指出他们学习西方的指导思想、倡导的运动、取得的主要成就和他们的思想特点。(每空1分,共10分)

代表
指导思想
兴起的运动
主要成就
思想特点
(学什么)
曾国藩、李鸿章
 
 
近代化开端
 
康有为、梁启超
 
 
思想启蒙
 
孙中山、黄 兴
 
辛亥革命
 
 
陈独秀、李大钊
 
新文化运动
思想解放
思想彻底反封建

 
(4)概括近现代史上中共是如何从“照搬别国道路”到“走自己的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克思主义产生后,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下列有关这些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B.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使中国革命获得成功。
C.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
D.戈尔巴乔夫提出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否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能够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以下有关中国近现代史上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晚清(百日维新)模式——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
B.孙中山模式(议会民主)——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
C.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
D.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孙中山手书

材料二 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中图二,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6分)
(2)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哪两大理论?(4分)
(3)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什么重要理论?十年后,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3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们如今的问题,就是还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这样,重工业是不是不为主了?它还是为主,还是投资的重点。但是,农业、轻工业投资的比例要加重一点。”这段话最有可能出自毛泽东的

A.《井冈山的斗争》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十大关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毛泽东在理论和实践的同意方面,超越了他的同事……毛泽东认为,如果你对事物有所了解,你就能够并能够那样做,但是你的经验和你的实践的结果,应该引导你对你多知道的东西加以再认识。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二 “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继续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探索。纠正、创新地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他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摘自《川大学者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
材料三   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在历史运动中,事物的本质,照我的理解,一是时势发展的大趋势,一是大众心理。把握到这两条,就是抓住了事物的根本。
——《思想如何变成物质的力量?》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毛泽东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3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邓小平的主要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邓小平在20世纪70、80年代的主要思想。(5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时势发展的大趋势”在上述所列各种理论中的具体表现。(2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始终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无数志士仁人前仆后继、不懈探索,寻找救国救民道路,却在很长时间内都抱憾而终。因此战乱频仍,民生凋敝,丧权辱国,成了旧中国长期无法消除的病疠。
材料二   从革命斗争的这种失误教训中,毛泽东同志深刻认识到,面对中国的特殊国情,面对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中国革命将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以教条主义的观点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深刻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经过不懈探索,弄清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
材料三  毛泽东同志毕生最突出最伟大的贡献,就是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性成就,并为我们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积累了经验和提供了条件,为我们党和人民事业胜利发展、为中华民族阔步赶上时代发展潮流创造了根本前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以上材料均选自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近代前期,为了救国救民,哪些阶级分别领导了哪些重大运动?(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哪些?
(3)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取得了巨大成功。那么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有哪些?(4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1941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精兵简政”的指示

项目
内容
精兵方面
缩编主力部队及其指挥机关,充实连队,加强地方武装和发展民兵,加强集训。
简政方面
整顿各根据地各级组织,紧缩机构和人员编制,加强基层。
具体标准
各根据地脱离生产的人员,只能占总人口的3%,其中军队系统人员占2%,党政民系统人员占1%。

——摘编自人民网
材料二  1941年底到1943年,《解放日报》为促进精兵简政政策的正确执行,先后发表社论、专论20余篇,经验介绍及情况报道100余篇,作为中共中央的最高领导人,毛泽东甚至还亲自着笔为《解放日报》撰写了题为《一个极为重要的政策》的社论,并在撰述《抗战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等著名篇章中多次阐述了精兵简政的重要性。《陕甘宁边区简政实施纲要》和《陕甘宁边区政纪总则草案》则是用行政立法的形式对此前精兵简政的积极成果予以巩固,并进而推动精兵简政工作的深入开展。”……经过努力,“精简”工作成效显著,对此民主人士李鼎铭在《边区政府简政总结》中对作了高度的评价。
——摘编自《困局与应对:抗战时期中共精兵简政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根据地实行精兵简政的历史意义。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根据地精兵简政成效显著的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
        朱熹
     黄宗羲
  “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
  “天下国家之大莫过于恤民……恤民之本,则又在人君正其心术以立纲纪而已矣。”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摘编自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材料二    20世纪初期,国粹派认为,中国文化落后于西方,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西方“立民主为政体,故利民之智”,中国“以专制为政体,故利民之愚”。 ……他们还认为传统“夷夏大防”的观念导致中国文明既不能自我光大,又不能吸收外来文化,衰败不可避免,进而主张“国粹者,助欧化而愈新”……发起了类似于西欧文艺复兴的“古学复兴”运动。
——摘编自郑师渠《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
材料三   尽管苏维埃这个名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依旧没有多少人明白它的真实含义,可却没有耽误人们在它的旗帜下奋斗。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支持,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
——张鸣《红色的个案——苏维埃乡村追求》
(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孟子、朱熹、黄宗羲三位思想家在君主统治问题上的基本观点,并进一步指出他们思想的共同点。
(2)材料二的国粹派认为中国文化衰落的原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粹派为什么认为他们发起的古学复兴运动“类似于”西欧文艺复兴。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1927~1931年间是如何从理论方面实现“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3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过程中表示:“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
请回答:
(1)五四运动以前,为寻求强国御辱之道,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提出了哪些重要的思想主张?
(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奋起抗争”中形成的思想武器是什么?在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它分别形成什么主要成果?
(3)20世纪90年代,在“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中,邓小平同志就“什么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作了怎样的阐述?
(4)近代以,中国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生产力里边当然包括科学在内”,开始把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归为全部历史的基础。马克思是在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后,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思想。1940年,毛泽东同志在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讲话时指出:“自然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器。”他要求广大干部都要学习和研究自然科学,否则“就不算是一个最好的革命者”。几乎所有学者都认为: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在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但亦有部分学者认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科技的进步要依赖于人们思想的解放,每次思想解放运动都是社会前进的力量源泉、社会变革的内在动力。在世界近现代史的发展历程中,思想解放运动在资本主义不同的发展时期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资本主义不断发展的内驱力,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极为明显。
请结合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评材料中关于社会进步原因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某一种观点进行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毛泽东思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