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开始的农村改革走过了30年的光辉历程,30年前农民年纯收入133.6元;如今增加到4140元,30年前,我国的贫困人口大约有2.5亿,如今在耕地减少、人口增加的情况下,贫困人口减至2500万……导致中国农村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原因是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变革农村土地所有制度
③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 ④改革农产品的统购派购制度
A.①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1984年,在国庆的游行队伍中,农民开着拖拉机,载着“联产承包好”的牌子通过天安门广场。农民从联产承包中得到的实惠是
A.获得了承包土地的所有权 |
B.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 |
C.获得了劳动产品的所有权 |
D.获得了一切生产资料所有权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形式是
A.土地转归个人所有 | B.建立人民公社 |
C.允许土地买卖 |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 |
“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生活先好起来。……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 )
①建立人民公社 ②鼓励发展个体企业
③发展乡镇企业 ④设立经济特区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右图是“信谊化学制药厂股份有限公司”1948年发行的股票。
在股票的背面盖有“1955年度股息红利及1956年一、二季度
定息发讫”的印章。印章中“股息红利”到“定息”的变化,
主要是由于企业
A.经营效益的变化 |
B.分配制度的变化 |
C.生产方式的变化 |
D.所有制性质的变化 |
“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下列不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中国的改革开放 B.苏联改革
c.社会主义只能采用计划经济体制 D.社会主义的资源配置方式不是固定不变的
1921年开始的苏俄改革和1978年开始的中国改革都
A.进行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B.属于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 |
C.注重工业化建设 | D.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 |
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C.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
D.改革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
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同结果是因为
A.两者所处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 B.两者对生产关系调整的内涵不同 |
C.所处时代农民的思想觉悟不同 | D.中国共产党执政水平不同 |
我国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改革开放的目标,主要是因为
A.长期以来的经济发展趋势 | B.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积累 |
C.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实际要求 | D.苏东剧变教训的启示 |
在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B.发展非农产业和乡镇企业 |
C.农村实现产权分开,自负盈亏 | D.彻底免除农业税 |
我国农业总产值1979-1984年增长455.40%,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4亿吨增加到1984年的4.07亿吨。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运动 | B.完成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C.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D.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改革中实践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 ( )
A.大力发展高效农业 | B.火力发展乡镇企业 |
C.大力推行联产承包 | D.严格限制农民进城打 |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出台了允许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家庭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
C.我国土地所有制性质即将改变 |
D.农民将失去土地承包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