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湖北省管的177种工业产品生产计划,全部是指令性的。到1984年,指令性的减少到44种,其余的改为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这说明了( )
A.私营工商业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得到恢复与发展 |
B.对工商业采取公私合营的政策 |
C.企业自主权逐步扩大 |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下图是1980年12月我国沿海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一份营业执照。它反映出(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
C.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 |
D.沿海开放城市带动了经济发展 |
农村的经济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分田单干”“离土不离乡”“离土又离乡”,其中“离土不离乡”指的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B.撤消人民公社,建立乡镇企业 |
C.发展乡镇企业 |
D.进城打工 |
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 )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
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
C.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 |
D.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 |
1988年,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曼访问中国后写道:“街道上的色彩与服装明显多元化,与此相伴随的,则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明显迹象。农业改革效果十分明显,私营企业有所发展,得到允许的有限的经济自由已经在改变中国面貌。”说表明当时的中国( )
A.私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 |
B.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社会面貌 |
C.农民首次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 |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任务已完成 |
饮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在研究新中国成立后的饮食文化后说:“60年代讨饭吃;70年代有饭吃;80年代选饭吃;90年代好饭吃。”下列史实与材料中与80、90年代有关的是( )
①大跃进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改革开放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③ |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哪里开始,改革采取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2)1978年到1992年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3)改革开放是哪次会议作出的重要决定?你怎样认识这次会议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16分)2010年第16届亚运会展示了中国特色、广州风采,广州的经济发展也见证了中国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朝时期,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那时候,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出口商品仅占市场总量的3%左右。
(1)依据材料一,指出清朝统治者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制定这一政策的经济根源是什么?(4分)
材料二: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旅居南洋归侨陈启源在广州地区南海简村创建继昌隆缫丝厂。这是我国第一家商办近代化机器(外国机器)缫丝厂。
(2)依据材料二,指出此企业的性质是什么?依据所学知识概括此类企业产生的原因。(8分)
材料三:1979年,中央确定对两省(广东、福建)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地方以更多的主动权,使之发挥优越条件……把经济尽快搞上去。这个重大的决策,对加速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3)材料三中的“重大的决策”是什么?以广东为例,简要说明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4分)
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调整、中国的改革开放,四者的相同之处在于( )
A.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宏观调控经济 |
B.充分发挥计划经济的指导作用 |
C.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
D.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生产的积极性 |
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
A.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谈话”、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 |
B.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
D.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发现新中国的GDP增长率在1957年、1979年和1993年均有显著增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三年份的GDP增长的共同因素是( )
A.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 |
B.生产力活跃,公有制经济加速发展 |
C.国家政治制度发生变革 |
D.国家产业结构出现重大调整 |
在世界近现代史上,中西方循着不同的经济轨迹不断地向前走着,形成了不同的经济特色。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是学习、研究经济史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比例的这些变化,反映出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2分)出现这一趋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概括说明近代中国在工业方面出现了怎样的新气象?(2分)并分析出现这些新气象的主要原因。(2分)
(3)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根本性变化。(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顺口溜是民间流行的一种口头韵文,承载着时代气息。以下某地曾流传的顺口溜的先后顺序是( )
①“踢得好,砸得对,一村一个革委会”
②“深挖二尺五,麦秸能打鼓,深挖三尺三,麦秸做扁担”
③ “骑着摩托满街跑,乐坏王庄小大嫂,联产计酬发了家,多卖粮食买手表”
④ “吃有油,穿有绸,住有楼,还有余钱去旅游”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④③ |
C.④①②③ | D.②①③④ |
一个大的历史事实可以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外开放——经济特区 |
B.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C.新中国科技——两弹一星——杂交水稻 |
D.过渡时期总路线——三大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1953年开始的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 )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
B.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 |
C.为消除“左”倾错误而采取的措施 |
D.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