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我国古代的纺织原料最早是用(   )
①麻         ②葛          ③蚕丝       ④棉花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官私手工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官营手工业生产范围广泛,规模庞大,分工细致,代表着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B.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C.官营手工业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生产效率低下,弊端很多
D.私营手工业兴起于春秋战国,后来从中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代以来,我国城市中关于坊市设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城市中“坊”和“市”严格分开
②离城镇稍远的地方出现了草市 
③出现夜市、晓市等
④商业贸易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朝政府规定,凡不是州治、县治的地方,禁止设置商品交易市场。这表明(   )

A.乡村地区没有设置市场的必要
B.城市是商品交换的唯一场所
C.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
D.州治、县治具备设立市场的条件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影响有(   )
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③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         ④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化主要是(   )

A.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C.商品经济开始出现 D.资本主义经济出现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日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业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D.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进入了进一步发展阶段。以天津为例,在工商部注册资本过万元的企业有数十家,其中面粉、纺织、化工业生产水平居全国前列。我国民族工业在这期间得以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内因是(   )

A.海外华侨竞相投资设厂
B.欧洲列强在一战期间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C.各种实业团体广泛建立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创办的民族企业发展很快,但很快就走下坡路,从根本上讲是由于(   )

A.近代中国的矛盾错综复杂 B.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C.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D.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5年8月,8年抗战取得最后胜利。在大后方四川,却出现了“胜利爆竹一响,工厂陆续关门”的现象。永利公司经理李烛尘无奈地称:“当年艰难辛苦而去,今日倾家荡产而回。”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官僚资本的重压 B.外国资本的侵略
C.封建官府的排挤 D.民族资本经营不善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1953-1957年,我国进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该计划体现了党的主要指导思想的是(   )

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同步进行
B.国民经济各部门按比例协调发展
C.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
D.在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强政治制度建设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6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银亮的翅膀!万里的远航!在清朗的日子闪射着辉煌的阳光!”该诗句表达的情感应当是(   )

A.对解放战争胜利的美好祝愿
B.“大跃进”开始初期的信心
C.对未来中国全面开放的期待
D.三大改造完成背景下的欣喜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9年5月15日,陈云在写给毛泽东的信中提到教训时说:“……把生产数字定得少一点(实际是可靠数字),会泄气,我看也不见得。正如少奇同志在政治局讲的,定高了,做不到,反而会泄气。”据此,你认为上面的应该是(   )

A.高速度    B.高指标 C.浮夸风 D.共产风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62年,我国发展农业的计划是农业总产值比上一年增长8.5%,实际结果是比上一年增长了11.6%。形成良好发展势头的局面的原因是(   )

A.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 D.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1953年开始的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   )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B.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
C.为消除“左”倾错误而采取的措施
D.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三星智力快车”的主持人给出了某道题答题的提示语:“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早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改革开放后,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依据提示,正确的是(   )

A.上海 B.厦门 C.广州 D.汕头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共十四大后,“下海创市场”成为人们日常话题的重要内容,中共十四大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

A.开始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观察下图,图片内容反映出当时我国(   )

A.物质供应较为紧张 B.与苏联的关系更为密切
C.女性缺乏审美情趣 D.社会生活带有政治色彩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传统饮食十分丰富。19世纪中后期,在沿海主要城市开始出现西餐,吃西餐成为当时有钱人的一种时尚。这主要是因为(   )

A.伴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吃西餐成为资产阶级的生活追求
B.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开放,西方文化随之传入
C.西方殖民者涌入中国,实行同化政策
D.对中国人来说西餐比中餐更有吸引力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诗中反映的是(   )

A.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
B.社会剧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徙
C.马车及木船是人们出行的工具
D.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   )   

A.铁路运输 B.航海事业 C.航空事业 D.电报电信业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份清末衙门堂审记录:“女子严阿苏,现年十六,与梁海相识月之初……梁遇阿苏于路,因邀同行,为巡士盘获(抓获)。官:何时与梁相识?严阿苏:在途中相识,我中意他!官:此事汝母知否?严阿苏:此不干母亲事,且母亲亦任我自由择配。官(斥梁海):不凭媒妁之言,居然携少女同游,有伤风化。判将分别收押,听候核办。”这表明当时中国(  )

A.婚姻自由观念蔚然成风 B.婚姻讲究门当户对
C.传统婚姻观念根深蒂固      D.民国政府维护传统婚姻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6世纪初,西班牙的一位家庭主妇抱怨说:“过去一个月的生活费就五个银币,现在十个银币还不够。”这反映西班牙出现了(   )

A.商业危机 B.商业革命 C.价格革命 D.经济危机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建立“日不落”殖民帝国过程中,英国于17世纪击败的主要对手是(   )

A.法国 B.葡萄牙 C.西班牙 D.荷兰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历史上被称为“三角贸易”的黑奴贸易中,英国殖民者从海外运回欧洲的主要是(   )

A.黑人奴隶 B.工业产品 C.工业原料 D.机器设备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措施,就是将印度的棉纺织品介绍给欧洲。1619~1625年,运回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纺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这一材料主要说明(   )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C.市场需求刺激技术革命 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从纽约运往英国的小麦,或从孟买运往英国的棉花等主要商品的费用降低了三分之二左右。出现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工业革命带来运输业的发达 B.小麦、棉花产量的提高
C.英国对殖民地的掠夺的加剧 D.受英国经济危机的影响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   )

A.钟表工业非常发达 B.工厂纪律严格
C.工人消费水平较高 D.贫富差距缩小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美国钢铁业统计表。它所反映的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

A.行业竞争激烈 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C.企业规模保持稳定 D.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人类历史文化发展最具体、最直接的表现。

填补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简表:
(1)将表格中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
(2)下列三幅图片是重庆市游自国先生家族先人的老照片,深刻地反映了民国初期人们生活所发生的变化。据下图指出其变化的原因。(6分)
材料一   在北京以及各省省会城市,出现了所谓“四合院欧化”,即在保留传统四合院的基本格局上搞点洋化:简单的装扇玻璃窗代替格子糊纸绢,复杂的搞点外国式柱子……如此,既存四合院之传统格局,又吸收西式房屋之优点情调。可谓中西合璧、相得益彰。
(3)据材料一,指出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是什么?写出导致变化的外部因素。(4分)
材料二   一些闭塞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周积明《最初的纪元》
(4)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式交通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冯骥才在《献给命运的紫罗兰》中写道:“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已无新大陆可以发现。连南极冰层下的土地业已测量清楚,连大西洋中时隐时现的珊瑚岛也已记录在案。已有‘地球村’的说法。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的‘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
——冯骥才在《献给命运的紫罗兰》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对上述趋势的影响?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举办的几次重要的世界博览会;
1851年,英国伦敦第一届世界工业产品博览会,展品有①蒸汽机、②纺织机械等。
1876年,美国费城博览会会址建有③火车站,并建有通往各地的④有轨电车线。
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再次举办世界博览会……
(2)分别指出上述展品中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是       ,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是     。(4分)
(3)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世界博览会集中展示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发明。你认为会有哪些反映交通和通讯工具方面成就的展品?(各举两例)(4分)
材料三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共产党宣言》
(4)两次工业革命带来了交通运输工具和通讯技术手段的革新,结合材料三分析两次工业革命在世界市场形成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材料四   当美国人用1万美元买下通用汽车的庞蒂克牌汽车时,3000美元是给韩国装配工人的,1750美元付给日本制造零件厂商,700美元付给德国设计师,400美元用来购买台湾和新加坡的各式零件,250美元付给美国的广告与营销服务,余下近4000美元给底特律与纽约的银行家、保险公司的……这代表了当今全球产业的复杂关系。
——美国前劳工部长罗伯特·赖克
(5)罗伯特·赖克的这个数学分析题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怎样的重要趋势?(2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