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下图1978、1998年相关数据的变化从实质上表明(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建立
B.产业结构调整趋向合理化
C.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D.公有制经济不再占主导地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8年底,由国内15家主流媒体共同发起了改革开放流行语征集活动,最终选出全国十大流行语:下海、下岗再就业、农民工、黑猫白猫、上网、改革开放、北京奥运、炒股、中国特色、雄起。这些流行语(  )

A.反映了部分公务员思想观念转变 B.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发展
C.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巨变 D.表明中国互联网普及率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提出,“这几年我们对经济体制实行了一些改革,扩大了企业在计划管理方面的权限,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方向是正确的,收效也很明显。今后,要继续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但决不能忽视和放松国家计划的统一领导。”这说明当时(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
B.我国开始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D.传统经济体制有所改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全国土地改革完成,农村土地归农民个人所有
B.三大改造完成后,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
C.人民公社化运动,进一步强化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农民拥有了土地所有权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表,结合相关信息推断出“①②”最合理的数据分别是

A.26.6; 41.3 B.20.2; 10.5
C.27.2; 38.5 D.28.8; 34.5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85-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这种情况说明(    )

A.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完成
B.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的扩大
C.国民经济发展比例严重失调
D.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起来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EF段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的原因是(      )

A.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实现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步入正轨
D.改革开放政策的强力推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主要是由于(   )

A.高度评价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B.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决定拨乱反正,审查和解决党内的冤假错案
D.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就是“去苏联模式化”的道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以下史实中,属于中国“去苏联模式化”的是(  )

A.着重发展重工业
B.实行“一五计划”
C.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相结合
D.强调集体利益,忽视个人利益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统计,1978~1998年,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77.6%下降到28.5%,集体工业比重由22.4%上升到38.3%,1980~1998年城乡个体工业比重由0.02%上升到18.9%,其他经济类型工业比重由0.48%上升到19.9%。这说明(  )

A.工业投资主体体现多元化
B.乡镇企业成为工业的新生力量
C.国有工业所有制得到优化
D.我国工业产业结构得到调整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农村率先进行了改革。随后在农村中盛传一些民谣:“全家一齐干,不到天黑不吃饭。”“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农业实行大包干,粮食年年都翻番。”下列对民谣解读有错的是(    )

A.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后的高兴心情
B.农民获得了自主分配农产品的权利
C.兼顾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这里的“转折”是指

A.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B.政治体制改革的全面启动
C.党和国家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D.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建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84年3月,来自福建全省各地国有骨干企业的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 一封呼吁信——《给我们松绑》,要求扩大企业自主权、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革结束后,中共领导人逐渐认识到,由于资本主义在现代中国历史上的失败,社会主义时期依然存在着前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生活方式,从而使 “封建主义的残余”而不是资本主义成为中国现代经济的发展、因而也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这表明(   )

A.中共探索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B.“文革”后党内仍有左倾错误
C.封建主义制度是新中国发展的最大障碍
D.社会形态的演进是不可跨越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