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历史伟人有时会对历史的进程产生巨大的影响,下面三幅图片分别为列宁、罗斯福、邓小平。

面对20世纪各自国家的社会动荡或剧变,这三个伟人在当时各自的国家都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改革。请结合史实回答:
(1)这三国的改革调整各有什么主要特点?
(2)据此谈谈你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这种责任制不改变土地公有制形式,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上的自主权,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改变了经济管理中过于集中和单一的方式。
材料二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同时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体制,把宏观与微观、计划与市场结合起来。
回答:
(1)据材料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据材料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涉及哪些方面?
(3)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同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人民公社时期流传于农村的顺口溜:“头遍哨子不买帐,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于农村的顺口溜:“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回答:
(1)根据材料一的图四与图五指出在过渡时期,我国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哪两次重大变化?两次变化的原因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失误是什么。其产生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3)材料三所说农村经济体制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体制的推行为什么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应该吸取的经验教训。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1958年10月28日,山东范县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要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中国律师网
请回答:(1)材料1中农民向往的“新乐园”在当时是指什么?简要分析它出现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
材料2“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
(2)材料2反映了我国怎样的一种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对我国农村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状况下启动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工业化造成极大制约,这种制约突出表现在农产品供给短缺的制约和农村市场需求不足的制约两种形式。因此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行,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就变得十分强烈。
——据孙代尧:《20世纪50年代中国急速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工业化背景分析》
材料二 我国粮食产量1959年3400亿斤,1961年2950亿斤9人均约440斤),1978年6000亿斤,1984年8000亿斤(人均约800斤)。
(1)从新中国成立到“二五”计划期间,我国在农业生产方面开展了哪些运动?
(2)指出材料二中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国粮食生产的不同状况。简要说明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我国粮食生产状况的原因。
(3)1978年后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有什么意义?(6分)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他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他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据此回答:
(1)如何理解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
(2)为什么说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
(3)从两人的改革中我们可得出怎样的认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