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下表展示了1978年及1992年非国有工业和商业的增长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C.中国加入WTO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79年3月1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封读者来信,题为 “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应当稳定”。《人民日报》为这封来信所加的“编者按”明确指出,当时已经出现“ ‘三级所有’,‘包田到组’的地方”,应当“坚决纠正”。这反映出(     )

A.十一届三中全会制订的改革开放方针出现反复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尝试遭到“左倾”质疑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所有制应该予以纠正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由点到面开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83年,国家有关部门指出,去年国有企业首钢创利润4.1亿,交国家2.862亿元后,在当年新增利润中拿的太多。首钢领导则认为,企业去年上交利润又递增了6%,不应该 “只知取蛋,不想养鸡”。材料说明当时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急需(   )

A.政企分开,建立企业承包责任制
B.简政放权,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C.搞活企业,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D.释放活力,取消计划管理体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把企业完全推向市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后,我国农业产量迅速增加。而在1953年我国从个体生产变成集体生产时,农业生产率也快速增长。这是因为二者都(  )

A.满足了当时农业发展的现实要求
B.建立在经济恢复发展的基础上
C.进行了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调整
D.顺应了当时国际经济发展潮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访问中国后写道“1988年,街道上的色彩与服装明显多元化,与此伴随的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明显迹象。农业改革效果十分明显,私营企业有所发展,得到允许的、悠闲地经济自由已经在改变中国的面貌。这主要反映当世中国(  )

A.改革开放改变着社会面貌 B.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C.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D.私有经济主体地位上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中国邮政发行纪念邮票,展示了邓小平的重要历史活动瞬间。下图所示邮票展示的场景是为了纪念邓小平提出了( )

A.“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80年代,我国率先在农村进行改革,首先解决的问题是(     )

A.实现统一经营,适应国家工业化要求
B.克服平均主义,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C.发展乡镇企业,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
D.变革土地所有制,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    )

A.农村所有制的变革 B.农村经营方式变化
C.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D.大家伙对他的背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学者敏锐地看到“公社体制改革后,农工分了手,农业经营承包到户”;企业家感慨“现在不同了,我得考虑如何增强企业活力”。这表明(     )
①人民公社体制逐步废除
②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
③现代企业制度开始试点
④非公有制经济开始起主导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79~1984年是新中国粮食生产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其主要原因是(  )
①党和国家工作重心实行重大转移
②国有企业改革的全面展开
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④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推动 

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安徽凤阳花鼓唱词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说凤阳,道凤阳,风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家家生活大变样。”这段1979年的凤阳花鼓唱词主要反映(   )

A.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
B.“包产到户”改革初见成效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实行
D.人民公社体制完全废除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经历了三十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以下关键词能正确体现这一特征的是(   )

A.联产承包大跃进好莱坞大片依法治国
B.中外合资互联网革命委员会南巡讲话
C.拨乱反正大包干经济适用房三个代表
D.人民公社个体户一国两制村民自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安徽的农民中盛传一顺口溜:“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从这首歌谣中我们看到:
①分田到户,把土地所有权给农民后的高兴心情;
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得农民拥护;
③责任制兼顾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
④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符合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后者不同于前者的是(    )

A.改变了此前的土地所有制性质
B.农民经营土地的自主权扩大
C.违背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D.反映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