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 )
A.农村所有制的变革 | B.农村经营方式变化 |
C.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 D.大家伙对他的背叛 |
从1979年到1992年,我国国家统配物资品种由256种减少到19种;国家计划收购和调拨的商品由65种减少到15种;在工业生产中,国家计委下达的指令性计划产品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95%以上下降至10%以内。这意味着( )
A.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 |
B.企业的自主权不断扩大 |
C.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动摇 |
D.私营工商业迅速发展 |
《小岗村的四次红手印》中写道:“30年前的分田单干,只能保证肚子问题,不能保证致富。……2006年1月25日,小岗村党支部书记沈浩提出把土地集中起来,以合作社为龙头,整合资源搞适度规模经营,村民以土地持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小岗村的变化反映了( )
A.合作社经济有持久生命力 |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必须废除 |
C.农村生产关系的适时调整 |
D.农村土地所有制性质发生变化 |
“无偿没收地主、皇室、寺院、教会的土地,连同耕畜、农具、庄园建筑和一切附属物,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实行土地平均分配,根据各地条件,按劳动定额或消费定额把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我国土地政策与材料最相似的是
A.土地革命时期提出“打土豪、分田地” |
B.解放战争时期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
C.建国初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D.改革开放时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说:“我认为对于任何经济,尤其是对中国这样的一个非常贫穷的面临许多问题的经济来说,这是一个明智合理的策略,而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我一直深信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以及(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材料中说的“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指的是( )
A.加强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B.推动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 |
C.发挥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D.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
如果一个国家各个阶层之间贫富差距过于悬殊,便会出现各种社会矛盾,导致社会走向分崩离析,儒家早在《论语》中就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由此可见,建立公平、合理的分配机制对于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以下史实不能为这一观点提供依据的是( )
A.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导致各国政治危机 |
B.十月革命后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了新生苏维埃政权 |
C.20世纪后期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D.二战后福利国家的建立推动了资本主义各国经济的发展 |
1991年底到1992年,社会上兴起砸“三铁”的风潮。所谓“三铁”是指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一时引起了国有企业职工思想的动荡。这反映出(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 |
B.国有企业改革在摸索中逐步走向市场 |
C.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
D.民众完全接纳市场经济理念 |
下图反映的是1949~1990年间我国
A.粮食生产基本状况 |
B.钢铁生产基本状况 |
C.人民公社入社人数基本状况 |
D.个体工商业户数量 |
从1979年夏收开始,粮食统购价格提高百分之二十,超购部分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价百分之五十;生猪平均提高百分之二十六。收购价格提高而市场销售价格不变,财政补贴达一百六十八亿元.到1984年,工农业产品综合比价缩小百分之三十。政府的举措( )
A.平衡了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 |
B.导致城市居民生活成本增加 |
C.极大促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D.打破了价格领域的计划体制 |
1984年,国家允许城镇居民个人出资兴办小手工作坊、小商店(不准雇工)劳动所得收入除向国家交纳一定的工商税外,全部归已,时称个体户。当时的城镇个体户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民相比( )
A.都属于私有经济 | B.都获得经营自主权 |
C.都属于商品生产 | D.都获得相同的劳动所得 |
学者宋圭武在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说:“对中国发展而言,小岗村既是成功的,
也是沉重的。小岗村的成功主要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小岗村的发展也是沉重的,也代表着一种‘小’和不足。”该“不足”是指( )
A.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规模发展 |
B.没有形成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 |
C.没有解决农村生产经营权 |
D.没有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
1986年8月,沈阳市防爆器械厂宣布破产,成为新中国第一家宣布破产的公有制企业,引发全国关注。当时外电报道:“中国沈阳,一项重大的实验:中国东北的沈阳城发生了‘地震’,‘超过八级的改革地震’。”破产事件为什么引起如此反响
A.暴露了“大锅饭”体制的弊端 |
B.揭开了国有企业改革序幕 |
C.打破了“姓社姓资”式的桎梏 |
D.冲击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 |
1978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 3624.1 亿元。 2003 年已达到 11.67 万亿元。我国国民经济取得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扩大商品出口 |
B.发展服务贸易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
C.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增强生产能力 |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改革开放 |
苏联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它们都( )
A.充分发挥了计划经济特有的优势 |
B.完全忽视了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
C.以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为出发点 |
D.运用政权对国家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
学者刘迎秋在《我国从大国走向强国的战略思路》中写道:“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我国年度国民经济活动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主要得益于( )
A.1978年改革开放的决策 |
B.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
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 |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的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