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1986年,吉林省梨树县北老壕村进行村委会换届,乡政府一改以往的做法,“不定框子,不定调子,不提候选人”,由村民直接提名确定候选人,这种选举方式被当地群众称之为“海选”。这种选举办法完善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80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特作决议:撤销中发(68)152号文件中加给刘少奇同志的罪名和对他的处理决议,恢复刘少奇同志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该决议(   )

A.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C.表明政治路线拨乱反正的完成 D.标志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开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一系列新的政策。就国内政策而言,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条是政治上发展民主,一条是经济上进行改革……”“政治上发展民主”直接体现在新时期

A.实现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B.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由博客演化而来的微博被网民戏称为“围脖”。如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带着“围脖”出席“两会”,成为近年来全国“两会”的一道风景。有人说:“正是现代媒体技术手段的进步,才燃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对这一说法的评价正确的是

A.强调只有掌握现代科技才能提高参政的积极性
B.认为网上交流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了解民意的唯一途径
C.正确揭示了科技发展对民主进程的直接推动作用
D.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在于我国民主化进程加快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80年8月下旬,著名的意大利记者法拉奇询问邓小平:中国今后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你认为邓小平最好的回答应该是 (    ) 

A.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B.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破除个人崇拜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D.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引进政治制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外国记者报道:“(中国)……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最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场面 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 ”这个 “场面”的出现是因为实施了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80年8月,邓小平在回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提出的“怎样才能避免或防止再发生诸如‘文化大革命’这样可怕的事情”时指出:“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为此,我国采取的重大措施有
①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③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写入宪法   
④提出并实践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法律制度逐步健全的表现是(   )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②全面立法,建立法律体系
③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
④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申纪兰是共和国史上惟一的一至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99年3月的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她参加审议的宪法修正案的内容中有(   )

A.“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B.“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C.“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小李同学在历史笔记中用图示法学习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史。请你帮助他标注出“伟大转折”的历史事件(   )
               

A.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 B.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80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提出了权力高度集中导致领导专制、滥用权力和腐败等问题。该讲话体现了共产党人

A.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充分重视
B.对腐败问题的充分重视
C.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初步构想
D.开始了新时期政治体制的改革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位村干部说:“现在村官太累了,担子重,压力大。过去村委会主任是上面指派的,只要把乡、镇的任务完成就行了。现在不同了,除了让上面满意,你更得对百姓负责。”这种改变缘于

A.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 B.已“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实行 D.农村实施土地流转政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时至今日,“中国模式”作为一种独特的发展道路,引起了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青年评论家俞可平说,中国是采取“增量民主”的办法,“增量民主”表现为渐进地积量变为部分的质变。俞可平认为(  )

A.中国的民主模式是最佳模式
B.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C.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无需借鉴西方
D.“中国模式”具有世界意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由选举产生的领导人对村民更负责任,他们的土地管理的决策反映了对公平的再分配的大众偏好……选举往往导致村民委员会主任把投票人的利益放在乡镇机关和党支部之上。”材料反映了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

A.有利于农村重新公正分配土地所有权
B.有利于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C.不利于农村基层管理
D.得到进一步普及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召开后,全国各大报纸的报道中都有这样一段:“根据总监票人报告,有效票3040张,其中同意票3037张,反对票没有,弃权票3张。现在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已由本次会议通过。”据此可以了解到(    )

A.文革之后我国开始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改革开放后民主政治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C.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诞生
D.该会议揭开了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新序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改革开放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