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得出这一结论的最主要依据是,甲午战后( )
A.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 B.近代民族工业开始产生 |
C.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潮流 | D.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 |
从1840年开始,西方列强不断侵华。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协定关税”;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其共同点是( )
A.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
B.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
C.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
D.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提供有利条件 |
1900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侵略军以“未按职分保护外国人”等罪名在保定处斩三位清政府官员,对此,清政府抗议道:“即使中国官员有办理不善之处,应交中国自行处分,何得侵我自主之权?”对此,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
A.侵略军这一行为的依据是《辛丑条约》 |
B.表明了清政府的主权意识正逐步觉醒 |
C.反映了中国正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境地 |
D.说明了清政府已失去对地方政府控制 |
1895年对中国来说是屈辱与动荡的一年。假设你这一年生活在台湾,你可能参加哪支队伍与日本侵略者作战( )
A.徐骧或刘永福的部队 | B.左宗棠的部队 |
C.邓世昌的舰队 | D.唐景崧的部队 |
1898年,义和团运动得到了一部分清政府官员的支持。这主要是因为它( )
A.由反洋教斗争发展而来 |
B.以打击西方侵略者为主 |
C.势力迅速遍及京津地区 |
D.顽强抗击八国联军入侵 |
“吃面不搁酱,炮打交民巷。吃面不搁卤,炮打英国府。吃面不搁醋,炮打西什库。”这首民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 B.义和团运动 |
C.辛亥革命 | D.五四运动 |
“民族主义只有在短暂的时期内变得极为重要,即在民族建构、政府、外部威胁、领土争议、或内部受到敌对族群或文化群体的主宰危机时,民族主义才显得极为重要。”最能反映该观点的时期是:( )
A.鸦片战争后 | B.甲午战争后 |
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 D.解放战争后 |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
据记载,《马关条约》签订后的“第一年,日本对中国的棉纱输出立刻增长了4.3倍;第二年,在1896年的基础上又增长了1.8倍”。这说明
A.中国近代纺织原料主要依赖进口 |
B.帝国主义进入资本输出的阶段 |
C.近代中国经济半殖民地化的加深 |
D.中国民族工业对棉纱需求剧增 |
“这些年来,正是这个叛逆集团把大清帝国的统治推到了被颠覆的边缘”。然而,“这两兄弟”却“扮演了希腊战神阿伽门农和斯巴达王的角色”,“各种荣誉和官职像流星雨般落到他们头上”,“如此高贵的爵位一直是属于满族独享的荣耀,在满族人征服汉人以后,还没有把这种称号授给汉人的任何先例”。这段材料可以佐证
A.义和团运动的蓬勃发展 |
B.选官制度发生重大改变 |
C.“民族主义”的巨大作用 |
D.晚清中央集权危机出现 |
1900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侵略军以“未按职分保护外国人”等罪名在保定处斩三位清政府官员,对此,清政府抗议道:“即使中国官员有办理不善之处,应交中国自行处分,何得侵我自主之权?”对此,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
A.侵略军这一行为的依据是《辛丑条约》 |
B.表明了清政府的主权意识正逐步觉醒 |
C.反映了中国正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境地 |
D.说明了清政府已失去对地方政府控制 |
一名日本人在重庆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开办工厂的营业执照,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
A.1840年 | B.1860年 | C.1895年 | D.1901年 |
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原因不同于以前两次鸦片战争的是
A.威胁清政府统治中心京津地区 | B.以镇压中国人民革命为借口 |
C.遭到中国军民的英勇抵抗 | D.试图以武力实现其侵略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