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内各有宫殿,尽为寇兵分国占据。三海、万寿山、颐和园等处,……各宫中累代珍异皆为日人捆载以去。”这一罪行出自于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二三十年来,中外臣僚正由于未得制敌之要,徒以空言塞责,以致酿成庚申之变”,其中的“中外臣僚”和“庚申之变”分别是指
A.中央和地方官员,英法联军进京 |
B.中国官员和外国顾问,八国联军进京 |
C.国内官员和驻外公使,义和团运动 |
D.中国官员和藩属国,日俄战争 |
19世纪的爱国诗人丘逢甲在《往事》中写道“银烛鏖诗罢,牙旗校猎还。不知成异域,夜夜梦台湾。”这里“台湾成异域”是指
A.鸦片战争中英国占领台湾 | B.甲午战争中日本占领台湾 |
C.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 | D.《马关条约》后日本割占台湾 |
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以上材料说明孙中山对于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
A.否定其排外主义 | B.赞扬其反侵略精神 |
C.既有赞扬又有否定 | D.全面赞扬与肯定 |
下图中的情景反映的应是哪一次战争带来的后果( )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曾说过一句话,你认为他讲的会是
A.外国公使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 |
B.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 |
C.中国征收关税应与我们协商 |
D.我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合法了,更便利了 |
19世纪末的民谣“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砍掉电线杆,扒了火车道。杀尽东洋兵,再跟大清闹”,不能说明这一时期劳动人民的斗争
A.体现出朴素的反帝精神 | B.完全认清了封建政府的反动本质 |
C.具有盲目排外的特点 | D.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 |
使西方列强认识到中国人“含有无限蓬勃生气”“瓜分之说不啻梦呓”的事件是
A.虎门销烟 | B.太平天国运动 | C.洋务运动 | D.义和团运动 |
《辛丑条约》的签订,慈禧太后在《罪己诏》中说:“今兹和约,不侵我土地,念友邦之谅解,疾愚暴之无知。……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帝国主义列强在“和约”中“不侵我士地”的根本原因是( )
A.列强已将中国领士瓜分殆尽 | B.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
C.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 | D.清政府已彻底成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
历史老师在课堂提问《辛丑条约》内容时,某班一位学生作了如下回答
①中国向八个国家各赔款4.5亿两白银 ②允许列强在上海设立“使馆界”,并派兵保护③中国拆除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在北京到南京铁沿线要地 ④禁止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生的回答
A.只有一条是符合史实的 | B.没有一条是符合史实的 |
C.有三条是符合史实的 | D.有两条是符合史实的 |
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种状况应出现在下列哪个条约签订后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1898年,义和团运动得到了一部分清政府官员的支持。这主要是因为它
A.由反洋教斗争发展而来 | B.以打击西方侵略者为主 |
C.势力迅速遍及京津地区 | D.顽强抗击八国联军入侵 |
坐落在天津市区的吕祖堂是目前我国仅存较完好的义和团坛口,现为义和团纪念馆。后殿陈列当年使用的传单和神牌上供奉着宋江、燕青等名号,显系效法梁山好汉。这表明:
A.义和团运动是一次农民起义 | B.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反侵略斗争 |
C.义和团对清政府缺乏清楚的认识 | D.义和团运动带有盲目排外的倾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