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辛丑条约》中的哪一条最能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A.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抗侵略
B.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
C.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D.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相比,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

A.参加者的阶级属性
B.对中外反动势力的打击
C.对西方文明的态度
D.活动时间的长短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产物 ②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认识是片面的、感性的
③主要代表了小生产者的愿望 ④反映了农民朴素的爱国思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义和团兴起之前,其口号是“反清复明”;兴起后,其口号是“扶清灭洋”;义和团运动被镇压后其余部又提出“扫清灭洋”的口号。这表明
①农民阶级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 ②义和团没有明确的斗争目标
③民族矛盾已成为当时社会的最主要矛盾 ④农民阶级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认识不断深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义和团运动期间,《中外日报》一篇文章说:“夫中国外交之起,出于不得已而成互市(对外通商)。其间丧师辱国,赔款割地,盖无约不损,无战不败。故其时通国臣民上下,以复仇为雪耻,以积愤思抱怨,以下令逐客为最快意,以闭关绝市为复见太平。其处势应变,虽曰非宜,其抗志负气,殆非无取。”该材料不能表明的是

A.作者正确揭示了义和团运动的原因
B.义和团斗争方式不当
C.义和团反抗侵略的精神值得赞扬
D.作者有盲目排外的倾向
来源:近代农民斗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的爱国主张不尽相同。例如:维新派大力宣传 “优胜劣汰”的社会进步理论,说‘吾几自居于弱昧,安能禁人之兼攻?吾既日即于乱亡,安能怨人之取侮?”义和团的一份揭贴则说:“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升黄表,焚香烟,请来各等众神仙。……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
请回答:
维新派和义和团对于当时中国民族危机的原因认识有什么不同?其挽救民族危机的途径各是什么?两种观点各具有什么积极意义和局限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又一次的幻灭——昙花一现的“现代化”



(图一)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史学家胡绳语),在已成定局的悲剧面前,以“成事不说”为由纷纷散去。但是,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运动的先声。(图二)在“忧时七上皇帝书”的感召之下,身不逢时的年轻国君在颐和园行宫(而非紫禁城内正式议政的勤政殿)与一位“秀才”共谋国事。(图三)但是,这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现代化”运动,却在京城菜市口的刑场上画上了“休止符”……
(图二)
(图一)
(图三)
请在上述图文启发下联系历史,回答问题:
(1)具体解释“已成定局的悲剧”和图片一暗喻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3分
(2)为什么说上述历史事件是一场“现代化”运动?
(3)这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现代化’运动”失败的原因何在?
(4)图三释文没有用“画上了句号”,而是酌字“画上了‘休止符’……”,这里的深层次含义何在?

来源:2008年上海市高三历史第一次摸底考试试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三国干涉还辽”事件,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清政府外交政策取得显著成效
B.清政府国际地位极端低下
c.列强在华争夺趋于白热化
D.日本无力应对三国的联合威慑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午中日战争之前,英国支持和纵容日本侵略,下列对其真实原因认识正确的是(    )

A.把日本变成其征韩侵华的助手
B.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的发展
C.趁机进一步加强对中国的侵略
D.借日本之手达到独占中国的市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帝国主义列强的“武装监督”之下,以下条约内容能反映这一状况的是(  )

A.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由各国派兵保护
B.拆毁北京周围的一些防务设施
C.外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D.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8年北京奥运会圆满结束(2001年我国申奥成功),可是大约一百年前(1901年),西方列强给中华民族送来了一份令人难以忍受的新世纪贺礼是

A.火烧圆明园 B.割占宝岛台湾
C.签订《辛丑条约》 D.提出“二十一条”
来源:山东省东营市胜利一中2010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模块考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射猪斩羊图》是义和团运动时散发的宣传揭帖。观察下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义和团运动把斗争矛头直指在华洋教势力
B.反映民族矛盾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C.表达了义和团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决态度
D.对清政府不再抱有幻想,依靠自身力量进行反侵略斗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光绪帝曾发布《罪己诏》:“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的“议约”是指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来源:山东省威海市2010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世界许多国家伸出援助之手,俄罗斯和日本等国还向中国汶川地区首次派出了救援队,体现了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但在近代史上列强却是以侵略者的形象出现的,他们首次把侵略势力扩展到这一地区是在

A.鸦片战争后 B.甲午中日战争后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D.日本全面侵华后
来源:江苏省姜堰中学2010届历史期中试卷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这张历史照片的背景解读,最有可能正确的是   1896年,李鸿章在德国,亲自前往俾斯麦家乡,与赋闲在家的俾斯麦会谈

A.甲午战争以后,李鸿章出访德国购置军火,并拜访俾斯麦,学习强国之道
B.李鸿章签署《辛丑条约》后,为国人所不容,暂避欧洲,游历诸国
C.甲午战败后,李鸿章游历欧洲,为中国的戊戌变法寻找帮助
D.李鸿章为了推动德国参与俄国领导的干涉还辽,亲自拜访俾斯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中日邦交正常化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