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指导联合国开展各项工作的文件是( )

A.《联合国家宣言》 B.《联合国宪章》
C.《雅尔塔协定》 D.《开罗宣言》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我国外交方针由“一边倒”变为“一大片”的主要原因是

A.中美关系恶化 B.内地与台湾关系紧张
C.中苏关系恶化 D.中越关系恶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中国外交成熟的标志是()

A.独立自主外交方针的提出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D.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来源:2010高三期末联考夯基008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亚非会议上,西方势力操纵亲西方国家的代表,提出亚非国家“选择中间路线政策含有严重的危险”。其意图包括
①阻止亚非国家走独立发展道路     ②控制新兴民族独立国
③抵制亚非国家的不结盟运动       ④孤立新中国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来源:2009年5月深圳市高三第二次调研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班同学从图书馆搜集到以下资料: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一百多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
他们由此得出: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政府实行了全新的外交政策,那就是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材料充分,理解正确,结论正确 B.材料不充分,理解正确,结论正确
C.材料充分,理解不正确,结论不正确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正确,结论不正确
来源:2009年5月珠海市高三第二次调研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最近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他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这个由周总理首先提出的“某些原则”是指( )

A.“一边倒”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不结盟原则
D.“求同存异”方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B.香港、澳门回归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来源: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这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被称为   
A,“另起炉灶”     B.“打扫于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A.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B.提出反对霸权主义的主张
C.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周恩来总理在亚非国际会议上曾说,中国与非洲有着共同的灾难。这里“共同的灾难”是指(   )

A.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 B.日本军国主义的入侵
C.超级大国的政治控制 D.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的召开是在(   )

A.马来西亚 B.印度尼西亚 C.坦桑尼 D.埃塞俄比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社会主义新时期外交思想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思想有内在一致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反对霸权主义   ②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③维护国家主权与世界和平   ④强调国与国的关系应建立在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基础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