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会议后,一位美国记者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因为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阐述了
A.亚非国家的革命策略 | B.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 |
C.第三世界的合作原则 | D.求同存异的方针 |
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周恩来教会人类怎么为人处世;邓小平教会人类怎么解决恩怨情仇。符合该材料主题的理论或政策分别是( )
A.求同存异、四项基本原则 |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 |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D.求同存异、市场经济理论 |
“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这一表述指的是新中国的哪一外交方针( )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B.“另起炉灶” |
C.“一边倒” |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以下哪些政策是在中国国家领导人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发生根本转变以后实施的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②中国首次派员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③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④与美国关系开始正常化
A.①②③④ | B.①② | C.③④ | D.②③ |
1955年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中指出“一切国家应有权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自由选择他们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和它们自己的生活方式。”以此材料切合的主张是
A.一边倒 | B.另起炉灶 |
C.不结盟 | D.互不干涉内政 |
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这一认识基于周恩来( )
A.号召亚非国家实行不结盟政策 |
B.提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C.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
D.促成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 |
1964年1月,台湾当局被迫撤走了驻巴黎的“大使馆”。1971年,英国在联大投票支持立即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这些现象
A.是当时两大阵营冷战对峙的恶果 |
B.反映出美国对华孤立政策趋于破产 |
C.为中美关系改善奠定了坚实基础 |
D.说明新中国政府在国际上获得承认 |
1953年6月5日,周恩来在外事工作会议上说:“两大阵营的对立当然是基本的,但……我们政策的基本点是敢于在制度不同的国家间实行和平共处和和平竞赛。”其意在说明
A.“冷战”并不影响不同制度国家间的交往 | B.“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已不符合国情 |
C.外交工作将迎来宽松的外部环境 | D.外交工作在国际社会取得重大的影响 |
今年是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曾在万隆会议上向周总理鲜花的印尼华侨少年梁思谋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万隆精神到哪一天也不会过时”。关于万隆精神的内涵,下列各项不正确的是
A.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 |
B.求同存异,和平共处 |
C.发展中国家合作共建国际新秩序 |
D.不与大国结盟 |
“缔约国双方同意……不迟于一九五二年末,苏联军队即自共同使用的旅顺口海军根据地撤退,并将该地区的设备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现时大连所有财产,凡为苏联方面临时代管或苏联方面租用者,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受。”其主要背景是:( )
A.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D.独立自主外交方针的确立 |
在1971年10月25日,美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他哀叹,那些表决后欢声雷动的代表们“就是要踢山姆大叔一脚”。布什所说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A.万隆会议获得圆满成功 |
B.中国在日内瓦会议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 |
C.中国复关谈判胜利 |
D.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对下列历史概念理解准确的是( )
A.“另起炉灶”是指清除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 |
B.“求同存异”是指在外交中搁置争议追求共同利益 |
C.“双百”方针是指艺术上百家争鸣学术上百花齐放 |
D.“两弹一星”战略中所说的两弹是指原子弹和氢弹 |
杨奎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2)》中曾这样评价新中国的外交政策:“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该观点依据的史实应该是
A.参加日内瓦会议 |
B.参加万隆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
C.中美缓和 |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建国初,周恩来在参与某次国际活动时说:“如今……我们登上国际舞台了,因此要唱文戏,文戏中有武戏,但总归是一个正规戏、舞台戏。有几个兄弟国家参加,要配合,要有板有眼,都要合拍。又是第一次唱,所以还要本着学习的精神。”材料中的“正规戏、舞台戏”反映了新中国哪一外交成就?
A.访问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B.接见印度代表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C.参加日内瓦会议,就印度支那和平行动提出合理化建议 |
D.参加亚非会议,宣传和扩大“求同存异”外交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