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中苏条约和协定,使中苏两大国家的友谊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得我们有了一个可靠的同盟军,这样就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建设工作和共同对付可能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和平。”(《毛泽东与赫鲁晓夫决裂前后》)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苏两国之间形成同盟关系 
②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③维护了东亚地区和平,有效地防止该地区战争爆发 
④体现了新中国 “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戴高乐认为:“不应该单单从不同意识形态和不同制度的对抗这个角度来处理东西方之间的关系”。下列新中国外交方针政策可支持这一论断的是

A.另起炉灶 B.一边倒
C.反对美帝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参加某次国际会议时的照片。他说:“如今……我们登上国际舞台了,因此要唱文戏,文戏中有武戏,但总归是一个正规戏、舞台戏。……又是第一次唱,所以还要本着学习的精神。”材料反映的史实是

A.访问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接见印度代表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参加日内瓦会议,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建设性意见
D.参加亚非会议,宣传和扩大“求同存异”外交政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   )

A.与尼克松会面时 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
C.出席万隆会议时 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日内瓦会议后,毛泽东就外交问题指出:“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这里,“必须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  )

A.缓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局面 B.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
C.重建中美间战略伙伴关系 D.发挥在国际关系中应有的作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3年12月,中国政府同印度两国就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印度方面的赞同。它作为中印关系原则被写进双方签署的协定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表明 

A.中印度两国由此结成同盟关系 B.中国外交政策实现了明显转变
C.“一边倒”战略的重大胜利 D.大力推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这分明是一个深刻的道理:把纷繁的国家问题化简;把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融合。同时,也郑重地向世界宣告:不屈的中华民族有信心有能力管理好自己的事情。伟大的实践,再一次将成熟的理论升华。” 这首网络诗歌所反映的思想主张(  )

A.体现了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B.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C.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D.首次提出是为了解决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9年,前美国驻北平总领事柯乐柏曾以“总领事”身份写信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信件被原封不动的退回。这表明

A.美国承认新中国为合法政府
B.新中国不承认美国与国民党政府建立的外交关系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性不需要美国承认
D.新中国要清除帝国主义的残余势力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始终

A.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坚决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这些成就

A.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B.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
C.实现了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 D.反映了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相互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就此,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   )    

A.“三个世界”政策 B.“以邻为伴,以邻为善”的政策
C.“求同存异”的方针 D.“不结盟”政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是否成熟,标志就是它的实力、对国际制度理解和参与的程度、世界对其认可程度。据此判断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 

A.1949年《共同纲领》宣布的独立自主的原则
B.1949年与苏联建交
C.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1955年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这个新中国具体的外交方针是( )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C.“一边倒 ” D.“一大片”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相互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就此,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   )    

A.“三个世界”政策
B.“以邻为伴,以邻为善”的政策
C.“求同存异”的方针
D.“不结盟”政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