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49年建国至今最动荡不安的灾难性阶段是
A.社会主义过渡阶段 | B.人民公社化运动及大跃进阶段 |
C.文化大革命时期 | D.改革开放初期 |
口号反映时代特色,“老子反动儿混蛋”、“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砸烂公检法”。这些出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口号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
A.“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 | B.国家政治体制建设倒退 |
C.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 | D.民主与法制横遭践踏 |
“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其中“不折腾”是对历史事件教训的吸取,这样的事件包括
A.一国两制 | B.三大改造 |
C.文化大革命 | D.多党合作 |
阅读下列材料:
史料一 1980年8月下旬,著名的意大利记者奥莉娅娜·法拉奇询问邓小平:中国今后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
邓小平回答:“只有认真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史料二 农村妇女秋菊历经艰辛的告状后,终于打赢了状告村长的官司,儿子也顺利出生,到2012年,秋菊家又当选为本村第一位女村长。
(1)从材料一中获取信息:(2分*3点)
(2)从材料二中获取信息:(3分*2点)
“学什么知识最有价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七艺是指七种自由艺术(也是学习课程),即文法学、修辞学(包括雄辩术)、辩证法(逻辑学)、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和音乐,起源于古希腊人、特别是雅典人的日常生活。
——根据[美]布鲁巴克《西方课程的历史发展》
材料二 在16—19世纪,除了渊源于古代四艺中的天文学外,力学、地理学、物理、化学、数学等新的学科都巳相继出现。
——根据[美]布鲁巴克《西方课程的历史发展》
材料三 某中学课程表(1968年5月—1969年)
一 |
天天读 |
革命歌曲 |
代数 |
运动 |
二 |
毛泽东思想 |
毛泽东思想 |
外语 |
运动 |
三 |
天天读 |
农业 |
语文 |
运动 |
四 |
天天读 |
农业 |
代数 |
运动 |
五 |
天天读 |
语文 |
毛泽东思想 |
毛泽东思想 |
六 |
天天读 |
外语 |
军训 |
运动 |
(注:“天天读”指读《毛主席语录》;“运动”指体育运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七艺“起源于希腊人,特别是雅典人的日常生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16-19世纪出现一系列新学科的经济、文化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该中学的课程设置有何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些特点,试从国际与国内两方面进行分析。
(4)结合以上材料,就“学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2008年10月23日到28日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企业国有资产法和修订后的消防法,使我国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关于我国民主法制的历程表述不正确的是
A.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新民主主义的宪法 |
B.“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
C.1982年宪法是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
D.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 |
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中说:“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文中所说的“教训”主要是( )
A.要注重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 B.要严格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
C.要依据生产力水平调整生产关系 | D.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20世纪60年代末,中国《地理》教材对阿尔巴尼亚作了如下叙述:“阿尔巴尼亚整个领土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不相连,处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之中。阿尔巴尼亚人民同美帝国主义和现代修正主义的代表铁托集团进行着不屈的斗争。”以上叙述
A.真实反映了当时阿尔巴尼亚的政治状况 |
B.说明当时中国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
C.正确反映了战后国际形势的特点 |
D.说明当时中国“左”的思想意识比较严重 |
下图是某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宣传单,据此推断此宣传单最有可能出现于
(图注:毛主席语录下为外语喊话教材,用中文分别音译了英语、俄语的一些常用语,如缴枪不杀、出来、我们宽待俘虏、不要动、举起手来、跟我们走等)
A.解放战争时期 | B.建国时期 |
C.文革时期 | D.改革开放时期 |
“文革”在政治上的主要危害是
A.使国家的政权组织遭到严重破坏 | B.使国家陷入混乱之中 |
C.严重破坏了民主和法制建设 | D.使阶级斗争扩展到党内 |
1968年《红旗》杂志第四期社论说:“迷信选举,这也是一种保守思想”,革命委员会“不是选举产生的,而是直接依靠广大革命群众的行动产生的”,它“比以前单纯用选举产生的更合于无产阶级民主,更合于民主集中制,更能深刻得多地反映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利益”。这个社论
A.赞扬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科学性 |
B.推崇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广泛代表性 |
C.破坏法制建设的成果,实质上是民主的倒退 |
D.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理论飞跃 |
“文化大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 B.林彪、江青一伙煸动 |
C.国际形势的恶化 | D.国内阶级矛盾的尖锐 |
据保守统计,文革期间非正常死亡人数超过172万,受迫害的人数更以千万计。为此,著名作家冯骥才采访了上千名文革经历者,从中选出了一百人作为代表并写下了《一百个人的十年》一文。最后,他说到:“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
A.要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 |
B.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
C.要依据生产力水平及时调整生产关系 |
D.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1962年,中国开始发行第三套人民币。当时一角钱的纸币发行不久就经历了从图1到图2的变化。你认为出现变化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图1:1962年发行的一角券) (图2:1966年发行的1角券)
A.图1中的人群全部靠右行进,被认为犯了右倾的严重路线错误,图2进行了修正。 |
B.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 |
C.我国工农联盟的社会基础 |
D.图1反应的是大跃进的成果,图2反应了在三年自然灾害后政策的调整 |
1968年《红旗》杂志第四期社论说:“迷信选举,这也是一种保守思想”,革命委员会“不是选举产生的,而是直接依靠广大革命群众的行动产生的”,它“比以前单纯用选举产生的更合于无产阶级民主,更合于民主集中制,更能深刻得多地反映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利益”。这个社论
A.赞扬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科学性 | B.推崇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广泛代表性 |
C.破坏法制建设的成果,实质上是民主的倒退 | D.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理论飞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