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殇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之殇。
——于右任
材料二 “大家都知道,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都以中国的富强、康乐为目标,但是不幸的日本铁蹄的侵略阻碍了、终止了这个国家文明的建设以及现代化的进程。抗战胜利之后,国共两党对于国家所应该走的总路线又有不同的看法,它的结果是以内战的方式来解决。因此到今天,一个台湾海峡,一条海峡阻隔了两岸,不晓得阻隔了多少的家庭,造成了多少的不幸、哀怨,尤其还形成了若干民族之间的嫌隙,尤其到今天回荡不已。”
——连战北大演讲《坚持和平,走向双赢》(2005.4.29)
材料三 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4点意见: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人民网(2005.3.4)
材料四 台湾最新一期《投资中国》杂志的资料显示,截至2003年年中,台商赴大陆投资的家数累计已经有68115家,累计合同台资金额已达1295.46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金额773.57亿美元,已向800亿美元逼近。台商到大陆投资使两岸贸易额大幅增长,而台商目前在大陆雇佣的数万名台籍员工,也降低了台湾的失业人数,这些工作人员大部分的薪金也都由其家人在台湾消费。……台商的投资行为也增加了大陆的就业机会。因此,为台商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经营环境,对两岸是一种双赢结果。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反映了什么问题,结合材料二谈谈这个问题是怎样形成的?
(2)新时期我党是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3)结合以上材料说明问题的解决将有着怎样的伟大意义,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列材料: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南京,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她亲眼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兴衰荣辱。
材料一 这年8月的一天,清政府的代表被迫来到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上,在一份对中国来说极不平等的文件上无奈地签下名字。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历史从此开始。
材料二 这是时间意义上的一个新年的开始,更是历史意义上一个时代的开始。在那个元旦,“民国”取代了“帝国”,皇帝,也永远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
材料三 永远的历史警示(见图一)
材料四 定格的历史一页(见图二)
请回答:
(1) 按材料序号分别写出这些历史事件的名称。
(2) 结合材料三,指出是什么使日本从人性变为反人类的兽性。
简述材料一、二、四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城市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体现了近代中国奋进求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结果是“华夷抗礼静海寺(今南京城内),俨然白犬丹鸡盟”,随后,“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材料三 上海是我们中国的领土,在租界之内,大多数做生意的是中国人,纳税的是中国人,劳动的也是中国人,试问中国有没有人在上海工部局里头能够有大发言权呢?中国人能不能够在上海工部局里头议订法律来管理上海呢?我们在上海是主人,他们由外国来的都是客人,他们居然反客为主……
材料四 近代上海人是在民族主义背景下,“被污蔑的口岸华人”,尽管租界的统治者是外国人,但租界人口的绝大多数始终是华人,日常事务的实际管理大半还是抓在中国人手中,上海是中国人自己创造的城市。中国人在上海已自成社会,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现代中国的生活方式,形成了独特有力的上海文化。
回答:
1. 材料一中“界碑”的含义是什么? 据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 分别指出材料二中两幅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在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
3. 材料三、四对上海租界的看法存在着哪些差异?站在中国近代化的视野你如何理解近代上海的发展?
自20世纪起,中国人民进行着“旧邦新造”的努力,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雨,最终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局面。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说明。
(1)20世纪初期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建立民主制度所作出的努力。
(2)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作出的探索和努力。
(3)中国共产党从1949年到50年代中期所构建的新中国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启蒙时代的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德及其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
材料一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请结合德国当时的状况,分析形成这种观念的原因?
材料二: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都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与身体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
——Western Concepts of Chioo tand the Chinese,转引自周宁《鸦片帝国》
(2)材料二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这种形象泛滥于何时?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1937年,红星照耀中国。该年1月,在美国《生活》杂志上,惊异的出现了毛泽东的头像。在斯诺为毛泽东拍摄的一系列照片中,那张带着八角帽、神情沉着、面容清瘦的肖像无疑最为著名。”
——环球时报“复兴之路”
(3)材料中“红星耀中国”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背景。
材料四:1958年美国入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六个阶段;①尊敬时期(18世纪),②轻视时期(1840-1905). ③取善好施时期(1905-1937). ④赞赏时期(1937-1944),⑤清醒时期(1944-1949),⑥敌对时期(1949-)。
——袁明:《略论中国在美国的形象》
(4)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三中的第④和和⑥两个阶段“中国形象”形成的原因各是什么。
材料五:21世纪初部分西方人心中的中国
(5)上图反映了部分人西方描述的21世纪中国形象,结合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和世界经济、政治的变化,分析这种看法产生的原因。并对这一看法进行评价。
(6)从“中国形象”的变化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早在1958年为纪念建国十周年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树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当年,由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范文澜领导,研究浮雕图片所需要的史料题材。经过精心挑选确定了八幅汉白玉大型浮雕,来表现近百年来中华儿女走向独立。走向解放的革命历程。请根据下面五幅浮雕图片回答问题。
(1) 图一、二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是什么?
(2) 图二、五这二幅图所反映出的两支军队的最终建国理想分别是什么?
(3) 图三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在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中有何影响?
(4)根据图四、五提供的信息,说明中国革命斗争的对象分别是谁?
(5)图五反映的史实是什么?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读下列诗词,回答问题:
①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②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毛泽东《七律·长征》
③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周恩来《为江南死难者志哀》
④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回答:
(1)诗①“四百万人同一哭”是因为什么条约的签订日本割占台湾?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这首诗写于 哪一年?
(2)诗②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导致这个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抗日战争时期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诗③反映的反共高潮是什么?
(4)诗④反映的解放战争时期的什么战役?结果怎样?
阅读下列材料: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请回答:
(1)近代中国历史上,农民阶级进行了哪两次大规模的斗争?(4分) 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4分)
(2)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找到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什么?(4分) 抗战时期中共始终坚持了什么抗战路线?(3分) 抗战相持阶段中共在华北地区取得了什么战役的胜利?(3分)
(3)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连续发动哪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6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有何伟大意义? (6分)
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于1958年。当年由中国科学院研究所所长范文澜领导,研究浮雕图片所需的史料题材。经过精心选择,确定了八幅汉白玉大型浮雕,来表现近百年来中华儿女走向独立和解放的革命历程。请根据下列四幅浮雕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中问题:
时间 |
事件名称 |
影响 |
备注(知识拓展) |
1939 |
禁烟运动 (虎门销烟) |
表明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 |
毒品危害: |
1919 |
|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五四精神: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宣扬民主科学的进步精神;把握时代命运的奋斗精神 |
1937---1945 |
抗日战争 |
是中国人民100多年反侵略第一次完全胜利 |
日寇罪行: |
1949 |
解放战争 (渡江战役) |
|
胜利启示:党的领导,人民支持是胜利的保证 |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体现了“合则两利,分则两伤”。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实现和最终破裂的标志性事件各是什么?
(2)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于1927年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武装斗争的史实有哪些?在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中共是如何推动国共合作的?
(3)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取得的最重大的成果是什么?
(4)抗战结束后至新中国成立,国民党两次向中共发出和谈之邀,企图以“假和平”换取部署内战的时间。这两次和谈各是什么?此期间,中共领导的人民解放军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哪些战役?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7年7月1日,位于南京下关的静海寺内悬挂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现在,每天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每年8月29日,社会各界人士都要组织一次盛大的撞钟仪式,重温历史,警钟长鸣。静海寺因为浓缩着中国近代厚重历史而成为南京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一景。
——《光明日报》
材料二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材料三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 (1928秋)
材料四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泽东(1949年4月)
请回答:
(1)“南京静海寺的大铜钟高1.842米”和“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并选择在1997年7月1日悬挂”,这跟哪两个历史事件有关?前一事件对中国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2)材料二诗中“四万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45年台湾在割占50年后回归祖国,主要原因又有哪些?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其众所周知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诗中“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此前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道路是什么?这种转变说明什么?
(4)材料四诗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什么时期的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从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的一百多年时间内,只是在有了俄国布尔什维克领导的十月革命、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和战胜法西斯侵略的榜样的时候,才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和发展了新式的革命党。自从有了这样的革命党,世界革命面目就起了变化了。……中国共产党就是依照苏联共产党的榜样建立起来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党。
——毛泽东《全世界革命力量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1948年11月)
材料二 建立人民公社首先是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而建立社会主义是为了过渡到共产主义积极地做好准备。看来,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我们应该积极地运用人民公社的形式,探索出一条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具体途径。
——《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1)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依照苏联共产党的榜样”在奋斗目标、革命道路的选择上“照搬”了苏俄的哪些做法?这种“照搬”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2)材料二表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共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进程中犯了怎样的错误?同时期欧美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如何?简要指出出现该状况的原因。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总而言之,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是一场更富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性质的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这场革命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迁更加密切相关,革命的社会动员程度和民众参与积极性更加高涨,是在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
——陈勤.李刚.齐佩芳著《中国现代化史纲•无法告别的革命》
材料二 但无论如何,中国都能与两者(苏联人民战线与英美民主联盟)很好地协调起来。中国是一个合格的反法西斯主义国家,同时,它能被英美民主联盟接受为一名,不妨说,光荣的成员。至少在亚洲的环境中,蒋介石领导下的统一的中国表现出战时所能期望的民主。当时尽管很少有人声称中国正在为民主而战,但是十分明显,中国人民正拒绝屈服于犯下像“南京暴行”那样的抢劫和屠杀罪行的法西斯侵略者。整个1938年,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赢得了美国和英国的敬佩。 ——(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
问题:
(1)国共第一、二次合作各起了怎样的作用?
(2)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相比,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特点有什么显著的差异?(3分)新课标主要运用了文明史观之史学范式,上述两则材料又运用何种不同的史学范式,试指出来其中一种。
(3)国共前两次合作破裂,分别带来什么严重后果?(2分)从国共分合的史实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诗词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读下列诗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②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秋)
③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④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诗①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45年台湾在被割占50年后回归祖国,主要原因又有哪些?
(2)诗词②中“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开创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此前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道路是什么?这种转变说明了什么?
(3)导致③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的结果如何?
(4)诗词④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什么时期的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的是什么?
图9中的场景曾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2005年4月26日至5月3日,连战先生从台北出发,先后到达祖国大陆的南京、北京、西安、上海等城市,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双手终于握到了一起,并发表了“三项体认”和“五个促进”的新闻公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和平之旅”的第一站南京,刚下飞机的连战说:“对中国国民党来讲,南京是一个具有历史连接、感情连接的地方……是‘国父’以及创党总理中山先生的陵寝所在地……”
(1)请写出中山先生在南京所创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名称。
(2)为了巩固共和制度,中山先生颁布了《临时约法》。指出《临时约法》的重要历史意义。
材料二:党史研究专家李新在《国共关系七十年·序》中指出:在当代中国的政治舞台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是举足轻重的两个政党。从本世纪20年代以来,国共两党经历了两次合作……国共两党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左右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昌盛……
(3)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国共两党实现了首次合作。国共两党首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当时国共两党共同领导了一场什么革命运动?简述这场革命运动的重要意义。
材料三:近代中国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问题是振兴中华民族,争取国家的独立、和平、富强、屹立于世界先进国家之列。这可以说是两党的共同的根本利益。
----唐培吉等著《两次国共合作史稿》
(4)结合材料三扼要指出国共两党有什么共同利益?第二次国共合作有何成果?从七十多年来的国共两党关系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凡思想观点正确、言之有理皆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