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毛泽东在1945年8月说:“中国的局面,联合政府的几种形式,现在是独裁加若干民主,并将占相当长时期,我们还是要钻进去给蒋介石洗脸(即改造),而不是要砍头。这个弯路使我们党在各方面达到成熟,中国人民更觉悟,然后实现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当时中共的设想是(  )

A.希望通过和平激进方式争取民主
B.通过重庆谈判,建立国共两党联合执政的政府
C.控制联合政府,打破一党专政
D.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是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引发的社会生产方式与人类生活方式大变革。在中国,如果把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110年的中国近代化历程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后30年中国近代化的内涵是(     )

A.资本主义化 B.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
C.新民主主义化 D.民族独立和富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共歼灭或改变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从战争的规模和取得的战果上看,在中国战争史乃至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空前的。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这里的三大战役是: ( )
①渡江战役      ②淮海战役       ③辽沈战役        ④平津战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解放战争期间,英国驻华外交官表示:“无论我们在阻止共产主义之流在中国推进方面显得多么无能,我们都不能放弃保护英国利益的斗争。如果碰巧有机会能促进英国的贸易,我们当然不能因为担心‘赤化’我们的双手而不去把握这一机会”。这体现了英国在国际关系中(  )

A.坚持意识形态高于一切的原则 B.采取反对共产主义的顽固态度
C.遵循国家利益至上的外交政策 D.追随美国采取扶蒋反共的政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的革命正是以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费正清《观察中国》)。中国近代最有利于实现这两个梦想是在(  )

A.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一部历史人物传记的目录(部分)摘编。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

目录
第三章
南昌起义的参谋长
第六章
长征
第七章
到敌人后方去
第十三章
 
第十六章
决战淮海

 
A.北伐先遣战江南            B.三次反“围剿”
C.千里跃进大别山             D.挥师过大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解放战争时期的某一战役结束后,美国驻华军事顾问团团长巴达维将军在给美国陆军部的报告中说:“由于国民党政府在长江以北的失败所造成的耻辱,纵令时间容许,国民党政府是否能在华南取得必要的支持,动员这一地区的人力,以重建其军队,实属极端令人怀疑。”该战役应该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5年10月8日,毛泽东发表了演说,他说:“我们要在蒋委员长领导之下,克服困难,建设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大家一条心,要和平、民主、团结、统一。”这说明了(    )

A.“独立、自由、民主”是两党的共同追求
B.“统一、富强”是当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C.中国共产党维护合作,建立联合政府的诚意
D.国共两党再次揭开了团结合作的新篇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在总结“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卡片,下图为其中一张,请指出有几处错误(   )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形象的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不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①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②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了不平等条约③孙中山在南京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词组分别代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按其所反映历史事件的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A.遵义定决策 ---五四起风雷----辽沈开决战-----卢沟燃烽火
B.五四起风雷----遵义定决策----卢沟燃烽火-----辽沈开决战
C.五四起风雷----卢沟燃烽火----遵义定决策-----辽沈开决战
D.辽沈开决战----卢沟燃烽火----遵义定决策-----五四起风雷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阴影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在某一时期的统辖区。据此判断,中共在这一局势下(   )

A.号召实现全民族抗战 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C.召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重点开展工业化建设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所列材料与结论之间存在较为合理的逻辑关系的是(   )

 
材料
结论
A
1947年,中国共产党制定颁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彻底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指出:“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双方内政的原则,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
“一边倒”政策冲击了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C
1953年12月,我国5.7亿人参加了基层选举,共选出基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5669144人
我国基层民主和自治得到加强和扩大
D
2014年6月下旬,国台办主任张志军赴台访问,这是1949年以来大陆对台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首度踏上宝岛的土地
拓展交流渠道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邓贤在《决定中国命运的700天》一书中这样描述:“(强渡黄泛区以后)最惊险的一幕发生在淮河岸边。渡口没有船,也没有桥,河水又深又急难以徒涉,尾随的追兵已经赶来,后卫阻击战全面爆发。紧急之中,司令员刘伯承亲自夜探淮河,经过寻访竟然找到一处当地人过河的浅滩,为大军开辟一条生路。”这段描述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

A.赢得了近百年来第一次反侵略斗争的胜利
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取得了渡江战役的决定性胜利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国民党方面“对于解放军下一步究竟是东越运河、直接策应华东野战军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还是南进截断陇海路直趋徐州、粉碎蒋介石的作战计划,捉摸不定。”解放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及其真实意图是(    )

A.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
B.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
C.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
D.强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西藏和平解放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