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揭开战略反攻序幕的事件是
A.百团大战 |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
C.辽沈战役 | D.渡江战役 |
科学家竺可祯写了60年日记,20世纪的重大事件多有记载,其中关于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的记载是
A.国民党中央官吏今日下午离开沈阳,解放军即入城 |
B.国民党军放弃徐州 |
C.解放军入北京城 |
D.解放军三千人在江阴渡江 |
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 )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 B.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 |
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 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
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主要标志是(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 B.渡江作战与解放南京 | C.三大战役的胜利 |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
从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了三大战役的胜利,三大战役中发生在华北地区的是( )
A.辽沈战役 | B.淮海战役 | C.渡江战役 | D.平津战役 |
1946年10月10日,梁漱溟(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去上海见周恩来。次日坐夜车回南京,下车翻开报纸,发现“国军已拿下张家口”。不禁惊叹地对记者说“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和平死了”是因为( )
A.国民党坚持独裁专政 |
B.国民党拒绝参加政治协商会议 |
C.国民党破坏政协决议发动内战 |
D.国民党不承认解放区政权 |
图是1949年3月25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的消息,报纸里的“中共二中全会”指的是中共哪次会议?并决定工作重心如何转移?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新政协一届二中全会,农村转移到城市 |
B.新政府一届二中全会,城市转移到农村 |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农村转移到城市 |
D.中共八届二中全会,城市转移到农村 |
如果对学生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爱国传统教育,你认为下列哪条路线最合适?
A.虎门销烟历史遗迹——北京故宫——孙中山先生纪念馆 |
B.北伐战争纪念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西柏坡——北京天安门 |
C.山东曲阜孔庙——圆明园遗迹——革命圣地延安 |
D.虎门销烟历史遗迹——邓世昌纪念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
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中国近代最接近这两个梦想实现是在
A.国民革命时期 | B.土地革命时期 | C.抗日战争时期 | D.解放战争时期 |
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
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
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A.千里跃进大别山 | B.百万雄师横渡长江 | C.进军大西南 | D.挥师大西北 |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A.发动三大战役 | B.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
C.百万雄师过长江 | D.千里跃进大别山 |
图为某一战役形势图,关于这一战役表述正确的是
A.该战役是抗战以来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首场大捷 |
B.刘邓大军参加了这场战略决战,重创了国民党主力部队 |
C.该战役发动是因为国民党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 |
D.该战役的结果是基本上推翻了国民党22年的反动统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