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下图是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示意图,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的时序是 (   )

A.①④③② B.③②④① C.③①②④ D.③②①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国民党方面“对于解放军下一步究竟是东越运河、直接策应华东野战军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还是南进截断陇海路直趋徐州、粉碎蒋介石的作战计划,捉摸不定。”解放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及其真实意图是(   )

A.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
B.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
C.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
D.强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7年底,中共中央在杨家沟开会,毛泽东说:“20年来未解决的革命力量在斗争中的优势问题,今天解决了。局面开展,胜利可期。”中共为解决“优势问题”而采取的关键举措是(   )

A.解放军对国民党展开战略反攻
B.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军全面进攻
C.参加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D.发动三大战役并取得彻底胜利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4年“四大家族”中的孔祥熙卷入“美金公债案”被免去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总裁,并被迫辞去行政院长之职。1947年另一“四大家族”的代表宋子文因引起“黄金风潮案”,牵涉舞弊被迫辞职。其心腹中央银行总裁贝祖贻被免职。但这些对高官的处理,却没有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民国腐败依旧愈演愈烈。
蒋介石在一则日记中写到“内外人心陷溺,人欲横流,道德沦亡,是非倒置,一至于此!”。他在总结豫湘桂会战失败时,更痛心疾首的说:“由于我们自身种种腐败缺点的暴露,可以说他们到了现在,已经根本没有把我们中国放在眼里!”1948年国民政府设立“上海经济管制督导员”,蒋介石亲选蒋经国主管,“扫除腐败势力”。对此任命,蒋介石称“虽然我晓得这个职位可能使经国遭到忌恨,甚至断送前程,但是我必须派他去。经国是可以担任此一任务的唯一人选。”但也没有能挽回蒋经国“打虎”失败,贪腐纵横的现实。
——摘自王春瑜主编《殷鉴不远:民国时期的反腐败史话》
材料二: 社会的腐化程度与社会和经济迅速现代化有关,同时也是缺乏有效的政治制度化的一种表征。因此,经济现代化不应该成为贪腐的借口。相反,贪腐反倒应成为尽快实现政治制度现代化的鞭策。总体说来腐化是现代化的产物,特别是政治意识扩大和政治参与扩大的产物。刹住腐化风需要对这种参与进行组织和协调。而政党便是现代政治中能履行这一职责的主要机构。政治组织发展了,就能减少腐化的机会。
——摘自【美】塞缪尔·P·亨延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1)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1944—1949年国民党及其政府腐败的影响,指出国民政府反腐败的特点。(9分)
(2) 据材料二,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对反腐败的认识。(3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指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关于这“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一致
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
C.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
D.革命对象与革命领导根本一致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某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中说:“决不可以丢掉乡村,仅顾城市,如果这样想,那是完全错误的。但是党和军队的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城市,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作出这一论断的主要背景是(     )

A.湘赣边秋收起义攻打长沙失败,工农革命军开辟井冈山根据地
B.长征途中召开遵义会议,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统治结束
C.人民解放战争顺利发展,筹建新中国成为重大而迫切的任务
D.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词组可以用来概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关节点,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A.五四起风雷遵义定决策卢沟燃烽火挺进大别山
B.遵义定决策五四起风雷挺进大别山卢沟燃烽火
C.五四起风雷卢沟燃烽火遵义定决策挺进大别山
D.挺进大别山卢沟燃烽火遵义定决策五四起风雷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中国革命的圣地与取得的重大成就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B.②—中共找到了新的革命道路:工农武装割据
C.③—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妥善地解决了党内问题
D.④—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方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942年7月15曰,中国外交部次长傅秉常在约见英国驻华大使馆官员安德鲁斯时,又明确提出中国收回香港的主张。在1942年底中英关于签订新约的谈判中,香港问题成为中英争执的焦点……
——《抗战胜利前后重庆国民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交涉》
材料二  1949年10月17日,解放军“四野”第15兵团(邓华兵团)在攻克广州城之后,挥师抵达香港北部边界。此时收复香港可谓易如反掌……但是,以作战勇猛著称的“四野”部队此时却出人意料地勒马于深圳河边,并宣布将维持和平,恢复贸易, 重开广州至九龙的铁路。英国当局敏感地注意到中国发出的“维持香港现状”的信号,决定投桃报李,当时的《华侨日报》遂以大标题刊登“毛泽东已保证香港地位安全,英国年内承认中共”的消息。于是,在日后美国对华的长期战略围困中,香港成为中国对外联络、贸易和情报往来的“国际通道”
——祝东力《从武器到文明——写在鸦片战争结束165周年和香港回归》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对收复香港问题的态度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维持香港现状”的积极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对比两幅照片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历史的变迁及你的感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中学历史研究学习小组,收集了下列历史图片,该组图片体现的最恰当的主题是(  )
 

A.国共关系的发展变化
B.新旧民主革命的艰难历程
C.中共对民主革命的探索
D.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关于这“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
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
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一致
D.革命对象与革命领导根本一致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8月,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中国深圳胜利举办,这为中国南京成功举办2014年世界青奥会提供了经验。为迎接青奥会,某中学准备在校园网上创办一个与南京历史相关的网页。请你阅读下列有关图片的解说词,其中准确的是(   )

A.图l: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B.图2:《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C.图3:中华民国的建立,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D.图4:渡江战役的胜利,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主要标志是(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渡江作战与解放南京
C.三大战役的胜利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南京古城依稀“读到”的历史有(  )
①鸦片战争的硝烟      ②中共在此蹒跚起步    ③日本侵略者的暴虐     ④国民党政权的灭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西藏和平解放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