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这表明宋代科举制的实行( )
A.活跃了人们的思想 | B.使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 |
C.扰乱了社会的秩序 | D.影响了社会的价值取向 |
北宋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
A.大力抑制土地兼并 |
B.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 |
C.纵容土地兼并以便筹集军费 |
D.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的特权 |
元初,中书省“省规”:三日一奏事,军国急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这表明中书省( )
A.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 | B.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 |
C.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 | D.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 |
御史制度发源于秦汉,定型于隋唐,完善于明清,影响至现代。下列关于隋唐时期完善御史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 )
A.确立中尉一职主管京畿地区的治安 |
B.创设刺史定期到郡县和诸侯国巡查 |
C.御史台定期到京都各监狱视察执法 |
D.设立提点刑狱司专职监察刑狱情况 |
官吏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隋朝开始,采用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吏逐渐成为历朝选官用人的主要制度。这一制度是( )
A.禅让制 | B.世袭制 | C.察举制 | D.科举制 |
《元史》卷91《百官志》记载:“行中书省,凡十,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都省”是指管辖河北、山东和山西的行中书省
②行省长官位高权重,掌管地方军事、财政、行政等
③行省长官由中书省委派官员担任
④行省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宋朝地方官员无权、人浮于事的局限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宋史·职官志》说:“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人,朝廷不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对以上材料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A.分割宰相权力,加强皇帝权力 |
B.调整中央官制,强化财政管理 |
C.皇帝直管财政,以防封建割据 |
D.削弱地方财权,强化中央财权 |
梁启超曾说:“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下列最能引起文中“汉朝革命”的举措是( )
A.实行内外朝制度 | B.实行察举制 |
C.郡县制 | D.推行刺史制度 |
云贵高原一带历史上称为“西南夷”。元明清时期对“西南夷”进行了有效管理。下列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元朝在此实行土司制度 |
B.明代开始实行“改土归流” |
C.雍正大规模“改土归流” |
D.晚清时期成为英国势力范围 |
东突厥灭亡后,在如何处理战败后的东突厥人,对以下两种意见分析正确的是( )
甲方:突厥虽云一国,然其种类区分各有酋帅,今宜因其离散,各即本部署为君长,不相存属。
乙方:请准汉武故事,直降匈奴与塞下,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使为中国幸蔽,策之善者也。
A.甲方正确 | B.甲乙方都不正确 | C.乙方正确 | D.甲乙方都正确 |
藏文史籍《萨家世繁史》载:“元帝辖十一省,西藏三地面虽不足一行省,但因为它是八思巴(吐蕃的大喇嘛,忽必烈让他主持宣政院)的住地和教法所在,故作为一省会于八思巴。”这段史料表明( )
A.满洲贵族注意利用宗教进行统治 |
B.八思巴是元朝中央政府的高级官吏 |
C.西藏已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省 |
D.宣政院就是元朝的地方行政机构 |
隋朝科举制度规定,考生不分民族、出身和地位,一律平等,按考试成绩录用为朝廷官员。这反映了当时推行科举制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民族融合,维护国家稳定 | B.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基础 |
C.扩大入仕途径,加强统治基础 | D.打破特权垄断,提高专制政体 |
下列不属于唐太宗为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所做的贡献是( )
A.采用和亲政策,加强与吐蕃的关系 |
B.在东突厥设置羁縻府州,笼络突厥降众 |
C.在西突厥旧地设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 |
D.采用开明的政策,接受西北少数民族所上的尊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