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吏”之名最早见于《史记》的《循吏列传》,后为《汉书》、《后汉书》直至《清史稿》所承袭,成为正史中记述那些重农教、清正廉洁、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的州县级地方官的固定体例。历代史书注重对循吏记载的根本目的是( )
A.宣扬道德模范 | B.注重民生 |
C.加强对地方官的监督 | D.加强君主专制 |
元代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行省处理政务实行的是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各官员之间既有所分工、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每个行省官员都不可能独立行使权力,而要受到其他同僚的协助或制约。元代行省实行这种权力运行机制的主要目的是
A.分化地方权力 | B.加强中央集权 |
C.妥善处理民族关系 | D.提高行政效率 |
《唐会要》载:元和二年十二月敕:“自今已后,州府所送进士,如迹涉疏狂,兼亏礼教……虽薄有辞艺,并不得申送。如后举事发,长吏奏停现任。……并量事轻重贬降,仍委御史台常加察访。”可见唐朝科举
A.士人可直接报考进士 | B.重视对士人品德的考查 |
C.看重士人诗文水平 | D.由御史台主理考试事务 |
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另一条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
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 | B.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 |
C.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 | D.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 |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
B.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 |
C.三省六部制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 |
D.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
宋太祖下诏减征商税。宋太宗又下诏:“关市之租(税)……当从宽简……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这反映了( )
A.宋代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 |
B.宋代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
C.宋代商人地位的大幅提高 |
D.宋代采取了惠商、恤商政策 |
《新唐书》卷八二《十一宗诸子卷》论赞:“自唐中叶,宗室子孙多在京师,幼者或不出阁,虽以国王之,实与匹夫不异,故无赫赫之过恶,亦不能为王室轩轾,运极不还,与唐俱殚。”此材料说明唐中叶后 ( )
A.广泛实行分封制 | B.宗室未能起到拱卫王室的作用 |
C.皇位继承较稳固 | D.皇室子孙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 |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唐宋变革论”,认为唐宋时期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下列各项可为依据的是( )
A.士族政治加强,中央集权受到削弱 |
B.门阀社会衰落,代之以平民的兴起 |
C.商品经济发展,政府彻底放弃了对商业的控制 |
D.儒学受到冲击,让位于虚无、消极的佛道思想 |
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曾说:“中央政府有逐步集权的倾向。这从某一方面讲是好的,一个国家该要有一个凝固的中央。……然而自汉迄唐,就已有过于集权之势。到宋、明、清三朝,尤其是逐步集权,结果使地方政治一天天地衰落”。下列最能反映作者的观点是
A.从汉朝到清朝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
B.宋代以后,地方逐渐失去了活力 |
C.在中央集权的前提下应给予地方一定权力 |
D.中央与地方的权力斗争呈此消彼长之态势 |
某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引用了下组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他可能研究的主题是
年代 |
道、路、省 |
州数 |
郡国数 |
县、邑、道、侯国等 |
户数(万) |
西汉平帝(1—5) |
— |
13 |
103 |
1587 |
1223 |
唐贞观十三年(639) |
10道 |
358 |
— |
1551 |
缺 |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 |
15道 |
— |
328 |
1573 |
841.3 |
宋开宝(968—975)末 |
— |
297 |
— |
1086 |
309 |
宋宣和四年(1122) |
26路 |
288 |
— |
1234 |
— |
A.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
C.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不断加强
D.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进
读下图,该图反映的是
A.“西南夷”开始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 |
B.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 |
C.元代宣政院有效管辖了藏族地区 |
D.雍正帝在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 |
唐朝武后年间,御史大夫李承嘉曾经召集诸御史责问道:“近日弹事,不咨大夫,礼乎!”御史萧至中对曰:“……若先白大夫而许弹则可,如不许弹则如之何!即劾(御史)大夫者,又白谁哉!”李承嘉无以为答。这反映出当时
A.御史不能弹劾丞相一级的官员 |
B.御史大夫和御史之间的上下级关系不再存在 |
C.监察活动愈来愈受皇帝的直接控制 |
D.行政、军事、监察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形成 |
读下表
《汉前期部分侯国户数增长表》
侯国名 |
封地 |
初封户数 |
增专苛户数 |
国除 |
、立国 |
增长率 |
|
(前201年) |
(前179年) |
年代 |
户数 |
年数 |
‰ |
||
曲城侯 |
涿郡 |
4000 |
300 |
前162 |
9000 |
39 |
19.12 |
阳都侯 |
琅琊 |
1000 |
300 |
前155 |
17000 |
46 |
16.25 |
南安 |
犍为 |
900 |
|
前149 |
2100 |
52 |
16.43 |
平 |
河南 |
1300 |
300 |
前145 |
3300 |
56 |
16.77 |
柳丘 |
渤海 |
1000 |
300 |
前143 |
3000 |
58 |
14.52 |
与上表历史信息不符的是
A.汉初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
B.西汉前期人口增长较快
C.封国的取消与推恩令有关
D.北方人口增长远超南方
武则天通过唐高宗改《氏族志》为《姓氏录》,修改原则是:“皇朝得五品官者,皆升士流,后族武氏为一等”。对这一举措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姓氏开始成为科举的隐形门第 |
B.使武则天完成光宗耀祖的初衷 |
C.顺应当时封建经济发展的需求 |
D.有悖于社会公平公正的大诉求 |
有学者指出“从汉朝以迄明清,宰相一旦威权既重,组织形态发育成熟,便会蜕变为闲曹,为皇帝身边发育出来的新的宰相机构所取代。以皇权为中心,中国的宰相机构呈现出‘波纹式循环发生’状态。”下列选项不能反映材料观点的是
A.汉代中外朝制度 | B.魏晋九品中正制 |
C.隋唐三省六部制 | D.宋代设参知政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