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历史时期尚书仆射刘毅说:“今之中正,不精才实,务依党利,不均称尺,务随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以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这一历史时期应该是( )
A.夏、商、周时期 | B.春秋战国时期 |
C.秦汉时期 | D.魏晋南北朝时期 |
元朝时右丞相铁木迭儿掌管宣政院,他的儿子也为宣政院使。《元史·奸臣传》记载了时人的批评,称其“无功于国,尽居贵显。”宣政院的“贵显”在于( )
A.向各省宣达政令 | B.负责中央官员选拔 |
C.管理佛教事务和吐蕃地区 | D.掌管蒙古兵马征发 |
有学者认为“历代封建王朝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与此背离的是( )
A.汉中外朝制 | B.唐三省六部制 | C.宋二府三司制 | D.元一省制 |
唐朝前期设立政事堂作为宰相议事处所,凡遇军国大事,皆由政事堂会议商议决定,经皇帝批准 后,以诏令形式颁布执行。当时所有以皇帝诏敕形式颁行的政府诏令,既须皇帝画敕,又须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并经政事堂盖印,否则便不具有合法性。由此可知( )
A.皇帝与宰相的权力都受到了限制 |
B.政事堂会议形成了民主政治的雏形 |
C.朝议制度减少了君主的决策失误 |
D.独立于皇权之外的决策机构已形成 |
《汉书·刘辅传》记载:“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汉武帝临终前,召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金日磾 、左将军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四人,受遗诏辅汉昭帝;而丞相田千秋竟不得受遗诏。这表明汉武帝时期( )
A.宰相没有地位 | B.外朝制约内朝 |
C.内朝参与政事的决策 | D.皇权空前强化 |
两汉孝廉家世可考知者128人统计分类表
由上表可见,汉代察举制( )
A.削弱了身份制、世袭制 | B.兼顾了各阶层利益 |
C.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 | D.沿袭了世卿世禄制 |
西汉王朝大体继承沿用了秦王朝的基本制度,史称“汉承秦制”。下列哪项制度不是对秦制的沿用( )
A.皇帝制度 | B.三公九卿制度 | C.刺史制度 | D.郡县制度 |
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人专制一贯做法,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中书门下”,主要行使的是( )
A.决策权 | B.行政权 | C.军政权 | D.财政权 |
“这种权力的三分以及高官们在各自机构内分享领导权的做法,确保了皇帝以下高层官僚的分权和制约。”费正清的这段话主要评价( )
A.三省六部制 | B.行省制 | C.内阁制 | D.军机处 |
《欧阳修集》中载:“……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监郡,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材料中描述的和知州争权者应是( )
A.秦朝的御史大夫 | B.唐朝的节度使 |
C.北宋的通判 | D.北宋的枢密使 |
《全球通史》:“最终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但实际上却有利于那些有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这并不意味着,统治中国的是世袭贵族阶层……一方面,这一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材料所说的“这一制度”是指( )
A.太学制度 | B.察举制 | C.科举制 | D.九品中正制 |
学者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宋太宗)命曹彬取幽州,众将皆知,而宰相李昉等不知。其伐辽,一日内六招枢密院计议而中书不预闻。”这说明当时( )
A.相权受到较大削弱 | B.政府执政效率较高 |
C.吏治混乱,职责不明 | D.军事行动保密性强 |
史载唐朝驸马(公主夫婿)选取注重门第出生,多出自勋贵名臣,而明朝严令皇室与大臣联姻,故驸马多出自寒门。这种变化反映了( )
A.中央集权的加强 | B.科举制度的成熟 |
C.贵族制度的衰落 | D.专制皇权的强化 |
范镇奏章:“……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而欲阴阳和,风雨时,家给人足,天下安治,不可得也。”范镇揭示了( )
A.秦朝丞相制度的弊端 |
B.唐朝三省六部制分权的优点 |
C.北宋中央分权制度的弊端 |
D.明朝废除丞相制度的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