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河南南阳部分示范高中高一上期第一次五校联考历史卷

反映我国禅让制被世袭制度所代替的史料是(    )

A.《国语》中记载“防风后至,禹杀而戮之”
B.《越绝书》“禹穴之时,以铜为兵”
C.《左传》“茫茫禹迹,划为九州”
D.《礼记》“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南阳部分示范高中高一上期第一次五校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指出:“商代邑中居民,甲骨文称为‘邑人’,通常以氏族组织相集约。”如河南偃师城,“邑中居民各成体系,保持着以族为纽带的较严密分片分等级的居住形式。”该材料能够反映的是(    )

A.商代已经实行宗法制度
B.商代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是氏族
C.商代社会各阶层等级差距明显
D.商代平民多居住于城市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南阳部分示范高中高一上期第一次五校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春秋》记载,在242年间鲁国国君朝贡周王3次,朝贡齐国11次,朝贡晋国20次,朝贡楚国2次。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

A.分封制逐渐瓦解
B.各诸侯国之间联系紧密
C.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
D.周王未能实现高度集权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南阳部分示范高中高一上期第一次五校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位西方学者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而忽视名所反映的实质是(    )

A.个人观念淡漠 B.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C.宗法观念浓厚 D.儒家伦理道德强大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南阳部分示范高中高一上期第一次五校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卢龙县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孤竹文化之乡”,孤竹国是商汤灭夏后所封的诸侯国。西周时期孤竹国归属周朝。孤竹国与周天子的关系不包括(    )。

A.定期朝见周天子
B.按期向周天子缴纳贡赋
C.当地长官由周王任免,不得世袭
D.周天子承认孤竹国君在国内的世袭统治权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南阳部分示范高中高一上期第一次五校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九是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专属数字。西周时期只有天子可用九鼎,后世只有皇帝的龙袍可绣九条金龙,明清时期只有皇宫屋檐可有九只吻兽。与此直接相关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 D.九品中正制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南阳部分示范高中高一上期第一次五校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根据司马迁《史记》整理的历代统治者的治国之策。该记载反映了(    )

君主
秦武公
秦孝公
秦慧文王
……
措施
十年(前688年),伐冀戎,初县之;十一年,初县杜、郑……
……十二(前350年),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
……十三年(前312年)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
……

A.历代秦国统治者都穷兵黩武
B.秦朝对外战争致使民不聊生
C.郡和县在秦统一全国之前就已出现
D.秦灭六国得益于正确的战略战术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南阳部分示范高中高一上期第一次五校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荀子·君道》称:“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

A.设立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B.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C.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D.推行行省制度,加强地方控制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南阳部分示范高中高一上期第一次五校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重要的原则是(    )

A.“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B.“节用裕民……以德服人”
C.“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D.“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南阳部分示范高中高一上期第一次五校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正是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本身葬送了大秦帝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皇权高度集中导致暴政加速覆亡
B.争夺皇位的战争瓦解了大秦政权
C.朝议制度未能制约皇帝独断专行
D.皇帝制度超越了社会的发展水平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南阳部分示范高中高一上期第一次五校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典故“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该典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司马迁讽刺秦二世无能 B.丞相位高权重威胁了皇权
C.实行丞相制度不合时宜 D.秦朝面临着被灭亡的危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南阳部分示范高中高一上期第一次五校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中大夫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適嗣代立,馀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主父偃之计是(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C.惩戒亡秦孤立之败,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
D.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南阳部分示范高中高一上期第一次五校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欧阳修集》中载:“……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监郡,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材料中描述的和知州争权者应是(    )

A.秦朝的御史大夫 B.唐朝的节度使
C.北宋的通判 D.北宋的枢密使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南阳部分示范高中高一上期第一次五校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这种权力的三分以及高官们在各自机构内分享领导权的做法,确保了皇帝以下高层官僚的分权和制约。”费正清的这段话主要评价(    )

A.三省六部制 B.行省制 C.内阁制 D.军机处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南阳部分示范高中高一上期第一次五校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行中书省是由中央宰相府分出一个机关驻扎在外面,这因蒙古人征服中国,不敢把政权分散,要完全把握集中在中央。行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书省。”从此番议论中可以看出行省的主要职能是(    )

A.为了从军事上控制地方
B.为了监视和管理地方
C.为了地方自治的方便
D.为了提高汉族官僚的权力支配之意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南阳部分示范高中高一上期第一次五校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马嵬驿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这几句诗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七国之乱 B.八王之乱 C.安史之乱 D.三藩之乱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南阳部分示范高中高一上期第一次五校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明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实质上反映了(    )。
①封建专制进一步加强
②皇权更加巩固
③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④实权完全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南阳部分示范高中高一上期第一次五校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钱穆曾说:“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厅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他认为皇帝成为“政府里的真正领袖”是因为(    )

A.唐朝设六部 B.元朝设中书省
C.明朝废除宰相制 D.清朝设军机处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南阳部分示范高中高一上期第一次五校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机构,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机构,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下列属于这类史实的有(    )
①西汉设置刺史    ②元代设置中书省   ③明朝设置内阁   ④清朝设置军机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南阳部分示范高中高一上期第一次五校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联是日常生活中书画艺术的实用。“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朱元璋始令春联用朱砂纸作底,用黑墨写字,并取名为“万年红”,因“红”与“朱”义同。朱元璋此举用意在于(    )

A.强调“朱”姓的尊贵显赫 B.祈盼专制政权的长治久安
C.营造红红火火的新年气氛 D.改革节日的风俗习惯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南阳部分示范高中高一上期第一次五校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钱穆认为:“讲到中国的地方行政,只能说是汉代好,唐代比较还好,宋代就太差了。”他评判三代地方行政好坏的依据是(    )

A.地方行政效率的高低 B.中央集权程度的大小
C.能否抵御外族的入侵 D.能否镇压地方的叛乱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南阳部分示范高中高一上期第一次五校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恩格斯指出:国家是一种“特殊的公共权力,构成这种权力的,不仅有武装的人,而且还有物质的附属物,如监狱和各种强制机关”。中国古代社会的“特殊的公共权力”的特征是(    )

A.外儒内法
B.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C.对地方的监督不断加强
D.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南阳部分示范高中高一上期第一次五校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都创造了不同类型的辉煌灿烂的文明,这种不同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地理环境的不同:中华文明产生于大河流域,而希腊文明产生于蓝色的海洋
B.公民素质的不同:古代中国人的参与意识,社会公德意识远远落后于古代希腊
C.政治制度的不同:古代中国实行专制集权制度,而古代希腊实行民主制度
D.经济制度的不同: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发达,而古希腊的商品经济发达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南阳部分示范高中高一上期第一次五校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雅典公民大会曾依据“陶片放逐法”将民主派领袖执政官泰米斯托克利逐出雅典。后世考古学家在对雅典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191片刻有他名字的陶片,经检测,陶片上的笔迹分属4个人。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

A.直接民主存在弊端 B.少数贵族独享民主
C.废除债务奴隶制度 D.公民缺乏参政热情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南阳部分示范高中高一上期第一次五校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梭伦(    )

A.推翻王权,以贵族制取而代之
B.实行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
C.确立了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
D.确立“陶片放逐法”,最终确立民主制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南阳部分示范高中高一上期第一次五校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

A.公民大会 B.陪审法庭 C.500人会议 D.十将军委员会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南阳部分示范高中高一上期第一次五校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苏格拉底曾说: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苏格拉底这些话的主要政治意图是(    )

A.提倡妇女参政 B.主张人民主权
C.反对轮番而治 D.重建道德价值观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南阳部分示范高中高一上期第一次五校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希腊城邦公民大会与中国封建朝廷在决策方式上的根本区别是(    )

A.公开性 B.民主性
C.效率的高低 D.有无辩论环节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南阳部分示范高中高一上期第一次五校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平民权力过于膨胀,是导致雅典衰落的原因之一。一味强调人民权利……忽视对民主的教育使得这种建立在‘人民’名义上的民主政治远离了政治正义。……当今世界许多地方正在重演古希腊雅典城邦的故事。”据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批评指出了古希腊雅典间接民主的弊端
B.现代国家不应发展古希腊式的直接民主
C.民主政治与“强调人民权利”二者不可兼得
D.民主知识的传授,有助于民主政治的建立与发展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南阳部分示范高中高一上期第一次五校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春秋以来,宗法世族的削弱,动摇了世官制的根基;其时士阶层的崛起与私学的产生为职官制的形成创立了条件;而战国新人才观的提出以及郡县制和谷禄制的推行又为职官制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从而使职官制逐渐取代世官制成为选官用人的主流。
——李明《浅论世官制向职官制嬗变的历史动因》
材料二: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三: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卷一四
材料四: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先秦时期“世官制度”下,主要官员是通过怎样的方式产生的?根据材料一,分析先秦时期“世官制”被取代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三、四及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选官核心标准的演变。
(3)比较材料二和材料四,概括在察举制和科举制中考试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说明两种选官制度的关系。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的特点及影响。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南阳部分示范高中高一上期第一次五校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雅典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每十天左右召开一次,管理内政、外交、军事防务、官员选举任免等事项。除十将军外,雅典所有官职均向各等级的男性公民开放。20岁以上的成年男性公民均可参加公民大会,拥有发言权和表决权,可以提出任何建议或批评公职人员,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投票并作出决议。
材料二:希腊是哲学的故乡,三位希腊先哲都与雅典有关: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出生于雅典;而亚里士多德先在雅典学习,后又在那里讲学,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雅典的民主制度有什么特点?
(2)材料一对参加公民大会者有何限制?说明了什么?
(3)材料二的现象与材料一有什么联系?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南阳部分示范高中高一上期第一次五校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