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以后,中国存在一种“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它指的是官员和胥吏(旧时官府中办理文书的小吏)的职位均不得世袭,但胥吏却常常利用办事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
A.分封制的长期存在 | B.官僚政治的弊端 |
C.中央集权的削弱 | D.行政效率的低下 |
有学者认为: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与之前的选官制度相比,科举制度最大的“合理性”应是:
A.封建政府人才选拔工作制度化 |
B.贵族垄断官场局面开始被打破 |
C.底层知识分子社会流动均等化 |
D.积极向上的社会心理得以塑造 |
苏东坡在《论养士》中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进行了总结:“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以下各项是对苏东坡这—总结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夏商周时期只有贵族才有受教育及从政的资格 |
B.“以客出仕”成为战国时风行的做官之途径 |
C.汉代中央官员的选拔主要来自地方郡县长官 |
D.古代选官制度大致可分为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等阶段 |
有学者认为,从西周到春秋的社会是一个“世袭社会”,而从秦汉至晚清两千多年的社会发展趋势看,最终是走向了一个“选举社会”,但在“选举社会”形成过程中又夹持一个“世袭社会”的回潮。这一“回潮”的历史时期是( )
A.秦汉 | B.隋唐 | C.魏晋南北朝 | D.明清 |
唐律规定: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父子年十六以上皆绞。罗马法规定: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由此可见( )
A.唐律能有效防范谋反事件 |
B.罗马法具有鲜明的理性色彩 |
C.法律不具备普遍的适用性 |
D.西方法律比中国宽松灵活 |
有学者写道:“皇权始终依托于当时最有势力的集团或阶层,总是要依靠他们来进行统治,让他们担任宰相和高官;皇帝总是要和当时最有势力、最有影响的贵族集团或豪强大族联姻,以加强皇权和他们的联系。”材料所述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 )
A.魏晋时期 | B.隋唐时期 |
C.宋元时期 | D.明清时期 |
《宋史·职官志》记载:“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之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这说明北宋( )
A.把地方财政大权全部收归中央 |
B.三司使掌财权是当朝宰相 |
C.分散中枢机构权力以加强皇权 |
D.强化财政管理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
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
A.中央集权弱化 | B.流民问题严重 |
C.土地兼并缓和 | D.自耕小农衰退 |
《元史》卷91《百官志》记载: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由此反映了元代政治的特点是( )
A.中央直接控制各级地方行政 |
B.地方分权各机构相互牵制 |
C.中央对地方实施多层次管理 |
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唐宋时期的国家体制可称之为中央集权的君主制……中央政府的首脑为宰相,宰相有很大的权力,和皇帝讨论军国大事,人事任免,甚至皇位继承等问题,并做出决定。”由此判断在唐宋时期( )
A.虚君实相,实行君主立宪制 |
B.宰相成为国家的实际决策者 |
C.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缺一不可 |
D.皇权和相权的矛盾较为突出 |
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
有学者认为,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是脱胎于汉魏以来察举制度的母体之中的。二者的渊源关系表现在( )
A.体现择优选拔的原则 | B.体现才能惟上的原则 |
C.体现程序公平的原则 | D.体现平等竞争的原则 |
钱穆在评价科举制度时说:“必有大批应举人,远从全国各地,一度集向中央,全国各地人才,都得有一次之大集合。不仅政府与社会常得声气相通,即全国各区域,东北至西南,皆得有一种相接触相融洽之机会,不仅于政治上增添其向心力,更于文化上增添其调协力。”钱穆意在强调科举制度( )
A.维护了社会公平 | B.有利于专制统治 |
C.促进了文化融合 | D.加强了民族团结 |
《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何(萧何)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围墙)。曰:‘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这表明汉代( )
A.勤俭节约是为官之道 |
B.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
C.为官清廉不与民争利 |
D.买田置地是藏富传家的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