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这一制度提供了这样一种保障,即政府以个人的才能为基础,而非欧洲那样——为世袭权力所支配,故该制度不失为一种民主和平等的制度”。该制度应是(    )

A.郡县制 B.三省六部制 C.科举制 D.君主立宪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反映了北宋哪一方面的政治改革措施(   )

A.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B.分割宰相职权
C.加强中央集权 D.改革科举制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品”是我国古代官吏的级别,分一到九品。在隋唐时期六部最高长官是正三品,到了明代提升为正二品。这主要是因为明代(    )

A.官员晋升相对容易 B.中枢机构设置调整
C.科举选拔趋向严格   D.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胡锦涛在耶鲁大学演讲时指出:“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以下是四幅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政治结构示意图,分析比较,然后回答问题。

问题:
(1)指出唐朝“三省六部”中三省的职能各是什么?三省六部制度具有什么特点?
(2)图一与图二的决策方式有何不同?请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中国和古希腊形成不同政治制度的根本原因?
(3)根据图一与图三比较中国古代和美国近代历史上的这两种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共性?本质上有何不同?
(4)图三与图四比较,两国实行民主政治都采取了哪一种形式?
(5)从西方、中国政治体制的变化中,我们能得到什么认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初,革秦之弊,废弃了秦代法律的严酷繁杂成分,由萧何制定了崇尚宽简的《九章律》,约法省刑,简易疏阔。……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
——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拷问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应作为首选方式。因此,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如果当事人涉嫌犯罪,则可以通过拷问迫使他供出同谋与罪行。……拷问不应完全听从原告的要求,而应本着合理与节制之原则。
——摘自古罗马《民法大全》
材料三 罗马法律制度刚刚建立时就带有某些民主化色彩。其原因是战争需要平民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他们处于要求政治上得到进步的有利位置,在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他们就采取罢工的形式。他们通过平民大会选举保民官来保护自身的利益,包括写下法律条文,公诸于众,限制任何个人所能拥有的土地的数量。
(1)依据材料一,概括汉朝制定法律制度的主要原则。
(2)概括材料二中罗马法的法律原则?
(3)据材料三概括“罗马法律制度刚建立时就带有某些民主化色彩”的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

A.

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B.

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

C.

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D.

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来源: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Ⅰ卷)历史部分
  • 更新:2021-09-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以下是1990年和2003年不同类型国家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表:

表中数据表明(

A.

高收入国家越来越忽视农业生产

B.

中低收入国家各产业间发展均衡

C.

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呈现平衡发展

D.

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趋势基本相同

来源:2017年高考江苏卷历史试题
  • 更新:2022-11-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赐丞相座。宋朝时期,官员上朝必须站着奏事。明清时期,大臣奏事必须跪着。这实质上表明了(   )

A.中央集权的加强 B.专制主义的加强
C.行政效率的提高 D.选官制度的成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家结构形式是指一个国家的整体与其组成部分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行政区划的产生,经历了由分土而治到分民而治。到战国时期,相对完整的行政区划体系已经初具规模,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
——兰勇《中国历史地理学》
材料二:(元代)行省的职掌,在忽必烈时期主要是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务。……成宗即位后,颁给行省长官虎符,使其统领本省军队。……各行省的重大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职掌军权的中央机构)。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从美利坚合众国形成的过程和背景来看,美国的立国经验是独特的。首先,和西方大多数国家不一样,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完成的,国家体系的形成是先有州而后才有国家。其次,“州”的地位的演变,一直是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州先由殖民地上升为独立之“邦”,后又降格为从属于联邦的成员,不管其地位如何演变,但始终都保持着相当的独立性。再次,由于合众国直接脱胎于“联合殖民地”,因此这种联合的程度和方式作为一种标志,不仅划分了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组织和结构的形式,而与其他任何国家不同。
——何顺果《美国史通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分土而治”和“分民而治”分别具体指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元代是如何规定中央和地方的权限的?并指出其作用?
(3)根据材料三,分析美国实行“联邦制”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其特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指出,“总观国史,政制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三也。”钱先生所述的第一级和第三级演进分别开始于

A.秦汉 隋唐 B.西周 秦汉
C.西周 隋唐 D.秦汉 明朝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太宗说过,政之清浊,犹如江河,关键在其源头;他规定皇帝的诏书,必须通过中书门下审查并盖上红印,才可以下发。这反映了唐太宗

A.认为限制皇权具有必要性
B.重视唐代民主政治建设
C.意识到顶层制度的建设事关全局
D.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宋时期,皇帝下达的诏令,原则上须宰相通过,加盖印章,方能成为一道合法的诏令而生效,皇帝自宫内直接发出批示,被认为是“灭裂纪纲”的源头,会受到臣僚的批评和抵制。这主要说明了(    )

A.科举制使得官僚参政水平提高
B.君主失去了独裁地位
C.三省体制主观上是为了限制君权
D.最高决策程序的制度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律疏议·斗讼》规定,对于“挟私弹事不实者”,“挟私饰诈,妄作纠弹者”,处以与“诬告之罪”相等的“反坐”。清代制定了非常完整的互监法,规定“凡定差不公,考核不当,巡按贤者不荐,不肖者不纠,诸御史亦得论劾。”上述古代监察制度的基本特点是(   )

A.立法加强对监察官吏的监督与惩处
B.监察机关与监察权逐步独立
C.监察组织体制不断完善和系统化
D.监察权限和范围不断扩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