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者,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对此理解最为准确完整的是(    )

A.北宋财政入不敷出,出现积贫局面
B.北宋政府机构重叠,形成冗官局面
C.北宋分散削弱相权,产生严重弊端
D.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材料反映了(    )

A.察举制的弊端 B.科举制兴起的背景
C.门第成为选才标准 D.世官制的沿革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对这项措施认识正确的是(    )

A.王国取得较大的地方自主权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C.分封制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D.解除了王国割据的物质基础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生过多次重大变革。创立省制,使省成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是在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某学校的一节历史课上,学生们表演了皇帝处理朝政的情景:皇帝作了一个重大决定,他把想法告诉中书省,然后由中书省起草文件,交由门下省审核后,认为还有不妥,于是将之驳回,由中书省再次请皇帝略作修改。当门下省再次审核后,交给尚书省去执行。这一情景与哪一朝代的什么制度有关

A.西汉、刺史制度 B.唐朝、三省六部制
C.秦朝、三公九卿制 D.宋朝、二府三司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列主要体现了

A.皇权的独尊 B.中央集权的强化
C.等级制度的森严 D.文化专制的扩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余秋雨的《十万进士》一文对科举制度作了详尽的介绍和评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想,科举制度的最大优点是从根本上打破了豪门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使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向着尽可能大的社会面开放。科举制度表现出这样一种热忱:凡是热爱这片国土的人才。都有可能被选拔上来,即便再老再迟,只要能赶上考试,就始终为你保留着机会。
材料二     科举制度的直接结果,是选拔了十万名以上的进士,百万名以上的举人……就整体而言,却是中国历代官员的基本队伍,其中包含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
材料三 用八股文取士,不仅内容限定、格式限定,而且许多连接虚词也是限定的……八股文的毛病首先不在形式而在内容。这是一种毫无社会责任和激情,不知究竟要选择什么样的人的昏庸的考试方式。全国士子通过这项考试一年又一年地钻研八股文的写法,结果造成大量的废物。
材料四     科举废除后新式学校一所接一所地办起来了,这不仅释放了一大批原先已经走上科举之途的读书人,而且实实在在地造就了一大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新型人才,20世纪中国的光明面,基本上是由这些新型人才造就的。
(1)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度的特点和作用。(4分)
(2)结合材料三,说明八股取士的特点及其实行的后果。(4分)
(3)结合材料一、四,说明科举制和新式学校培养的人才的不同之处。(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个人对科举制度的看法。(3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从图1到图2反映了中央官制的设置有何重大变化?这一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材料二     有人评价说,宋朝一代,官员多如天上银河里的星星;又有人说,宋朝一代,目不见官。
(2)结合材料二内容,你如何理解这句话?(3分)
材料三     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材料四     军机处是皇帝处理军国大事的机密之地。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二端,真正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军机大臣无日不被召见,无日不承命办事,出没于宫廷之间。皇帝行动所到的地方,军机大臣也无不随从在侧。军机大臣“只供专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是皇帝集权的最好工具。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军机处设立的看法。(4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
材料二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而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书》
材料三 若元(元朝),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盖汉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唐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元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制度在当时的主要作用。(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初又分封王侯的原因及影响。并就此作出简要评价。(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元朝疆域状况的特点。为此,统治者实行了怎样的地方管理制度?有什么意义?(6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特征。(2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太祖和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方法中最相似的是(    )

A.改变或分散地方机构及权力
B.改变选拔官员的方法
C.解除统兵大将的兵权
D.废除原来的全国行政区划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剑桥中国史》中写道:“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其数量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团的10%。总之,其中大部分人出身于名门望族,都来自书香门第。在唐朝灭亡以前,这种情况没有改变。”材料反映了(    )

A.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 B.科举制度在唐代没有被实行
C.唐代官员都是科举出身 D.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古代中国,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变革与政治发展变化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甚足易制。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
材料三 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系衔。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元史·百官志》
材料四 研究制度,不该专从制度本身看,而该会通着与此制度相关之一切史实来研究。这有两点原因:一因制度必针对当时实际政治而设立而运用。单研究制度本身而不贯通之于当时之史事,便看不出该项制度在当时之实际影响。一因每一制度自其开始到其终了,在其过程中也不断有变动,有修改。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秦朝推行郡县制的历史背景。材料二中“郡县政治”的主要政治绩效是什么?
(2)概括材料四的观点。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以元朝行省制度为例加以说明此观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战国之世,世变益亟……古代的贵族,其地位是与君主相逼的,起于孤寒之士则不然,君主要整顿政治,扩充自己的权力,都不得不用游士。……于是君主与游士结合,以打击贵族,贵族中较为有用的,亦不可不引用游士。选举之局益盛,世袭之制愈微。
——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二 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这样由教育与行政服务之实地观察,选举与考试四项手续,而始获正式进入政府。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 魏晋时代……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以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四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名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樊树志《国史概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分析“选举之局益盛,世袭之制愈微”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三,比较西汉与魏晋时代选官制度的相同点。
(3)根据材料四概括隋朝选官制度的特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黄仁宇在《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中认为:“第一帝国”(秦汉)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而“第二帝国”(隋唐宋)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第二帝国”与“第一帝国”相比主要的区别是(    )

A.官僚政治形成与否
B.选官制度形成与否
C.政治结构和经济格局的变化
D.经济重心南移与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

A.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
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D.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