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
A.明朝的内阁 | B.宋朝的枢密院 |
C.唐朝的门下省 | D.清朝的军机处 |
下列关于三省六部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隋唐时期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 |
B.中书省下设六部 |
C.门下省下设政事堂为三省长官议事的场所 |
D.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 |
“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唐朝《文献通考》中的这段记载,反映了唐朝的三省( )
A.工作效率极其低下 | B.运转过程不断完善 |
C.行政地位逐渐下降 | D.完全隶属于政事堂 |
汉朝时期,武帝平定闽越国后,在闽越故都有一个汉朝廷设立的“东部侯官”,隶属会稽郡,同时该郡又处于扬州刺史的管辖范围。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关,而扬州刺史对其行使权力是 ( )
A.监察权 | B.行政权 | C.军事权 | D.经济权 |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 “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 )
A.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
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
D.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
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
(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
下图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是( )
图 秦朝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
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 |
B.唐代以分散相权而保障君权独尊 |
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 |
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 |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中所说的这项制度是指 ( )
A.世官制 | B.察举制 | C.九品中正制 | D.科举制 |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
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是中国省制的开端。我国现在的各省,在元朝时的称呼与现在相同的是( )
A.辽宁省 | B.山东省 | C.河北省 | D.甘肃省 |
北宋建立后,在地方府州均置通判,府州长官的命令,必须经通判副署,方能生效。宋朝统治者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增强地方决策的可行性 |
B.维护地方秩序的稳定 |
C.使地方官吏互相牵制以加强中央集权 |
D.使地方官吏分工明确以提高工作效率 |
下图反映了北宋哪一方面的政治改革措施( )
A.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 B.加强中央集权 |
C.分割宰相职权 | D.改革科举制度 |
贾谊在《治安策》中建议:“欲天下之治,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国。”西汉政府采取的哪项措施反映了这一主张( )
A.削夺列侯的爵位 | B.削夺王国的封地 |
C.颁布“推恩令” | D.九卿有事,上报中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