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
某人为了让弟弟顺利取得任官的机会,故意在分家时,将优厚的部分归于自己,让弟弟取得贫瘠的土地。乡里民众因此盛赞其弟“能让”,推荐这位弟弟参加政府的任官考试。这个故事里的选官制度最可能出现在哪个朝代( )
A.秦朝 | B.两汉 | C.魏晋南北朝 | D.唐宋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列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
B.相权三分,独立施政 |
C.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
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 |
关于郡县制和行省制两者之间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行省制改变了郡县制,因此行省制是对郡县制的否定 |
B.郡县制是行省制的基础 |
C.行省制是对郡县制的继承和发展 |
D.郡县制和行省制两者的出发点都是加强中央集权 |
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 )
A.分科考试 | B.以德治国 |
C.公平竞争 | D.学而优则仕 |
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
汉朝时期,武帝平定闽越国后,在闽越故都有一个汉朝廷设立的“东部侯官”,隶属会稽郡,同时该郡又处于扬州刺史的管辖范围。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关,而扬州刺史对其行使权力是( )
A.行政权 | B.监察权 | C.军事权 | D.经济权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初每事先经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二 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蔽矣。”
材料三 (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相互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管军事)、提举常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有安抚使用武人
——朱绍候《中国古代史》
(1)据材料一慨括唐代“三省”的职能。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三省六部制的作用。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选官制度?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制度对当时社会政治有何影响?
(2)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官制变革带来的影响。综上所述,唐宋政治制度的变革带来了哪些启示?
“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还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交给皇帝。”利玛窦的话最有可能是针对( )
A.秦始皇时代的三公九卿制度 |
B.汉武帝时代的内外朝制度 |
C.明中期以后的内阁制度 |
D.清前期形成的军机处制度 |
“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汉隶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魏晋以来,浸以华重。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这段话意在指出( )
A.汉代少府分属九卿,位尊权重 |
B.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 |
C.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 |
D.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
元初,中书省“省规”:三日一奏事,军国急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这表明中书省( )
A.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 |
B.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 |
C.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 |
D.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 |
有学者经研究发现,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无人愿意履职的现象,即使在江南富庶之地也同样如此。出现这一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
A.中央集权过度,地方权力衰弱 |
B.文化教育落后,官僚人才缺乏 |
C.商品经济发达,弃官从商普遍 |
D.经济重心南移,文人弃北趋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