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下列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行省制逐渐导致地方势力膨胀 |
B.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对较大 |
C.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
D.行省是元朝最高的行政机构 |
孙中山曾对科举制发表以下看法:“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对此,一下说法正确的是
A.科举制之前实行的是察举制 |
B.科举制度在唐朝正式建立 |
C.唐宋至明清的科举考试“不合时用” |
D.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
历史学家钱穆以为古代中国:“皇室的权,总是在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在逐步降。”下列史实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①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 ②元朝设置行省制 ③明朝设置内阁 ④清朝设立军机处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三字经》是中国传统儿童启蒙读物,自问世以来,屡经增改。以下节录的“叙史”部分,序号处填入正确的是
周武王,①,八百载,最长久。……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 七雄出。②,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唐高祖,起义师,③,创国基。 ……太祖兴,④,号洪武,都金陵。
A.①除隋乱 ②始诛纣 ③国大明 ④嬴秦氏 |
B.①始诛纣 ②除隋乱 ③国大明 ④嬴秦氏 |
C.①始诛纣 ②嬴秦氏 ③除隋乱 ④国大明 |
D.①嬴秦氏 ②始诛纣 ③除隋乱 ④国大明 |
关于分封制和郡县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封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
B.郡县制的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 |
C.都属于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
D.都是为了巩固统治而实施的 |
唐史记载:“太宗在洛,登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与此相关联的古代选官制度是
A.世袭制 | B.察举制 |
C.九品中正制 | D.科举制 |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
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仆射李靖因病辞去宰相职务,太宗不同意,要求他“疾小瘳,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始以某官(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者为宰相。这些说明:
A.唐太宗从善如流有良好的帝王素质 | B.唐太宗在位时重用人才 |
C.唐朝更改宰相的名称和职责 | D.唐朝重视对宰相权力的限制 |
据说清代乾隆年间,有个翰林,把“翁仲”误写成“仲翁”,乾隆批之以诗“翁仲如何作仲翁?十年窗下少夫功。如今不许为林翰,罚去江南作判通”进行挖苦。诗中“判通”是“通判”的故意颠倒,“通判”这一官职最早出现在( )
A.汉朝 | B.唐朝 | C.宋朝 | D.明朝 |
《元史·张雄飞传》记载,元世祖忽必烈问政于汉臣张雄飞,张雄飞答道:“古有御史台,为天子耳目。凡政事得失,民间疾苦,皆得言;百官奸邪,贪秽不职者,即纠劾之。为此,则纪纲举,天下治矣。”元世祖遂设立御史台。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御史台的主要职能是( )
A.行政管理 | B.访贫问苦 | C.监察官吏 | D.缉捕侦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