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历史现象中,体现明清时期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是( )
A.玉米等农作物传入我国,并在一些地区广泛种植 |
B.“湖广熟,天下足”取代了“苏湖熟,天下足” |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
D.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
下列各项能够体现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是: ( )
①松江有“卖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业,从店中给酬取直”。
②“农去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份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缪,此其份事也。”
③“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④“吴民生齿最繁,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明朝时浙江一带“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肆吾土,小民以纺织所成,或纱或布,清晨入市,易棉花而归,纺织之,明日复持以易”。这种生产方式的新特点在于( )
A.小生产者已经丧失生产独立性 | B.区域之间的经济交流繁荣兴旺 |
C.市场交易以物物交换为主 | D.棉纺织业开始成为新兴经济部门 |
明朝时,杭州张翰的祖先“购机一张,织诸色帛,备极精工,每一下机,人争鬻之,计获利当五之一,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自是家业大饶”;另一碑刻资料记载:“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上述资料反映的现象是
A.明朝中后期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 B.明朝中后期纺织业已经比较普遍使用了机器 |
C.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 | D.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工业繁荣 |
清代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发展,其表现不包括 ( )
A.分工更细密 |
B.地区从南方沿伸到北方 |
C.部门涉及冶铁、伐木等 |
D.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 |
据道光七年版《(四川)南江县志·棉布谣》:乾隆时“大妇弓弹中妇绩,绿鬟小妇
当窗织,莫辞劳,吴中贾来价正高”。对歌谣中反映的社会现象,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该地区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与此时农耕经济的高度发展有关 |
B.该地区纺织品远销江浙地区反映了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 |
C.该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并未动摇小农经济的主导地位 |
D.该地区家庭手工业分工细,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
下列对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说明封建社会进入盛世阶段 | B.萌芽的标志是手工工场的出现 |
C.地区性和不平衡突出 | D.受到明清王朝压抑而缓慢发展 |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达,对于国计民生有重要的影响。回答14、15题。
明朝范濂的《云间据目抄》记载:“松江旧无暑袜店,暑月间穿毡袜者甚众。万历以来,用尤墩布(一种细密、柔软的棉布)为单暑袜,极轻美,远近争来购之。故郡治西郊,广开暑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生,从店中给筹取值,亦便民新务。”下列各项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松江成为丝织业中心 ②纺织业技术水平提高
③松江出现了雇佣关系 ④官府鼓励手工业发展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以下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家庭手工业代表了手工业工艺制造水平 |
B.两宋以后民营手工业发展地位日益提高 |
C.明清时期官营手工业基本实现了市场化 |
D.西方工业品倾销制约了传统手工业发展 |
以下哪些言论是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 ( )
①“市井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②“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③“开矿必当聚众,聚众必当乱 ④“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③④ | D.①④ |
《康熙松江府志》记载 :“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上述材料反映出松江地区( )
①棉织业发达 ②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 ③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④棉织业成为主要生产部门 ⑤对外交往频繁
A.①③ | B.①②③④⑤ | C.①②③④ | D.①③④⑤ |
下列各项反映上层建筑阻碍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有
① 政府严格限制手工工场规模 ② 政府屡申重农抑商政策
③ 广大农民无力购买手工业品 ④ 地主商人剥削来的钱多买田置地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
明代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标志是
A.手工业作坊大量增多 |
B.手工业技术水平空前提高 |
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产生 |
D.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