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1601年,江苏巡抚曹时聘在给朝廷的奏折中写道:“(苏州)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臣所睹记,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当时的苏州(   )   

A.饥民流离失所,社会动荡不安 B.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地方官员与商人相勾结欺压百姓 D.大量使用机器使工人失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结合右图《乾隆二十五年发给中国商人的海外渡航证明书》,对明清两代实行闭关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封关闭疆.一慨禁绝外商来华贸易
B.落后于世界潮流
C.其目的在于防范西方殖民入侵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存在是深层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代户部尚书丘浚主张,“市者,商贾之事。官不可与民为市,非但榷(专卖)盐一事也。大抵立法以便民为本,苟民自便,何必官为。”该言论侧面反映出明代

A.私人市场自由 B.自然经济解体
C.法律观念浓厚 D.商品经济繁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施复是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的人物,小说描写了施复夫妇由小手工业者发展成为机户的过程,在当时他们:

A 他们的经历在江南是十分普遍的。
B 他们受到了政府的支持发展很快。
C 他们主要从事农业也兼营手工业,产品大部分自己消费。
D 他们在当时的社会上仍然是少数和个别现象。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代徐一燮在《始丰稿·织工对》中记载,钱塘织工“对曰:‘吾业虽贱,日佣为钱二百缗,吾衣食于主人,而以日之所入,养吾父母妻子。”此记载实际上反映了明代:

A.钱塘地区织工极端贫困 B.钱塘地区丝织业发达
C.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D.织工是个低贱的职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山西省,被称为“中国民间故宫”“华夏民居第一宅”的王家大院和称为“清代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的乔家大院,两者都是明清时期商人发家后所建。对这一现象不正确的分析是(  )

A.从一侧面真实地反映了明清的民俗 B.反映了明清时期商业的繁荣
C.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不能说明明清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其中“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主要是指(     )

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B.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C.江南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D.“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中国古代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说法错误的是        

A.明代中后期产生
B.是指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C.代表了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总趋势
D.清朝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增多,地区更广,发展迅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人朱载堉在《十不足》歌写道:“逐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上还嫌低。”这说明

A.商品经济发展是促进社会转型的重要因素
B.明代商业发展影响了社会风貌
C.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人们道德水平下降
D.传统农业社会品格已不再适应新的时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学者吴慧统计的中国历代粮食亩产量和农民劳动生产率,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A.宋代商品经济发达,农业劳动力减少,所以粮食亩产量低于唐朝
B.清中叶后人均农业收入减少是因为列强入侵破坏了农业生产
C.唐初粮食亩产量提升是因为耕种技术发生革命性变革
D.明清农业亩产量的提升与新航路开辟有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末诗人周灿咏《盛泽》诗云:“吴越分歧处,青林远接树。水乡成一片,罗绮走中原……人家勤耕作,机杼彻黄昏。”(注:盛泽,镇名)下列对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①江浙地区蚕丝业兴盛②自然经济开始解体③商品经济发达④浙江地区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一份职业结构表

 
自耕农和地主
佃农
工场主
商人
占总人口比例
24%
36%
30%
10%

 
据此推断,这种职业结构最可能出现在(    )
A.唐代关中地区               B.宋代太湖地区
C.明代苏杭地区                D.清末广州地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暮息而归。这种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A.手工业的发展使劳动力需求增加
B.农业的发展使农村出现了剩余劳动力
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出现劳动力的商品化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普及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其中“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主要是指(     )

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
C.江南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清时期,苏州、杭州和景德镇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共同标志是(   )

A.“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出现
B.行业分工和生产过程的分工非常细密
C.官营手工业占据优势,迅速发展
D.商品生产过程中劳资双方雇佣关系的确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