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有史书记载:明朝时期,浙江的棉纺织业出现“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长期如吾土,则民以纺织所成,或纱或布,顷晨入市,易棉花而归,仍治而纺织之,明旦复持以易”。这段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当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大量棉花纺织品投入市场
C.有的城市发展成为棉纺织业中心 D.商品经济渗透浙江农村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乾隆时期,苏州地区“佣工之人,计日受值,各有常主。其无常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唤”。这种情况说明了

A.苏州失业人数较多 B.清朝对人身的控制较为严格
C.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D.江南地区手工业发展速度下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工商业繁荣的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等地。与这一经济现象相关,产生了一股具有批判色彩的思潮。其中,最能从本质上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是

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经世致用”
C.“工商皆本” D.“君主是天下之大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前提: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雇佣关系的出现;小前提:明朝以前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长工和短工;结论:明代以前农业领域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大前提、小前提都正确,结论错误
B.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
C.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均错误
D.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均正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候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今乃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此“创举”反映了

A.资本主义的萌芽 B.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
C.爵位制度的创设 D.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
B.民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C.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有较大进步
D.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晋商和徽商是明清时期叱咤在商场上的两大赫赫商帮,他们凭借高人一筹的生意手腕、运筹帷幄的权略谋术获得了生意场上的巨大成功,取得了富比王侯的财富,使之在商界风光无限。但有学者却对其作了如下评价:(它们)虽然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一些条件,但遗憾的是却无法走向资本主义,它们就像生长于牛粪之上的幼苗,不管长势如何诱人,当滔天的洪水奔袭而来时,必然随着牛粪一起消失在历史的洪波之中。这主要是由于古代商帮

A.发展规模受到限制 B.活动得不到官府支持
C.商业经营观念落后 D.没有根植于生产领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一份职业结构表,据此推断这种职业结构最可能出现在何时何地(   )

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关中地区 D.明代江南地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人朱载堉在《十不足》歌写道:“逐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上还嫌低。”这说明

A.商品经济发展是促进社会转型的重要因素
B.明代商业发展影响了社会风貌
C.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人们道德水平下降
D.传统农业社会品格已不再适应新的时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学者吴慧统计的中国历代粮食亩产量和农民劳动生产率,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A.宋代商品经济发达,农业劳动力减少,所以粮食亩产量低于唐朝
B.清中叶后人均农业收入减少是因为列强入侵破坏了农业生产
C.唐初粮食亩产量提升是因为耕种技术发生革命性变革
D.明清农业亩产量的提升与新航路开辟有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末诗人周灿咏《盛泽》诗云:“吴越分歧处,青林远接树。水乡成一片,罗绮走中原……人家勤耕作,机杼彻黄昏。”(注:盛泽,镇名)下列对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①江浙地区蚕丝业兴盛②自然经济开始解体③商品经济发达④浙江地区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一份职业结构表

 
自耕农和地主
佃农
工场主
商人
占总人口比例
24%
36%
30%
10%

 
据此推断,这种职业结构最可能出现在(    )
A.唐代关中地区               B.宋代太湖地区
C.明代苏杭地区                D.清末广州地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暮息而归。这种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A.手工业的发展使劳动力需求增加
B.农业的发展使农村出现了剩余劳动力
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出现劳动力的商品化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普及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其中“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主要是指(     )

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
C.江南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清时期,苏州、杭州和景德镇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共同标志是(   )

A.“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出现
B.行业分工和生产过程的分工非常细密
C.官营手工业占据优势,迅速发展
D.商品生产过程中劳资双方雇佣关系的确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