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会国深信,新解放的国家的出现将有助于缩小集团对立的地区,从而鼓舞旨在加强和平以及促进独立与平等的国家之间和平合作的趋势。”该会议的召开
A.标志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加强 | B.预示着冷战期间国际力量的失衡 |
C.反映了两极格局下政治力量的变化 | D.消除了亚非国家之间的政治分歧 |
1970年,美国正式宣布从韩国撤走一个师即缩减2万人。作为补偿,尼克松批准在五年内向韩国提供1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帮助韩国军队实现现代化。这反映出
A.美国调整了在亚洲的战略 |
B.美国放弃了全球称霸战略 |
C.美国用军援取代在韩驻军 |
D.美国将战略重心重新转向欧洲 |
1958年,戴高乐就任法国总统后与西德总理阿登纳举行了第一次会谈。阿登纳强调:“法国和德国必须进入一个经常对话的时代。”此后四年中,阿登纳与戴高乐之间的通信达40余次,会晤15次,总计进行了100多个小时的会谈。这一系列举动( )
A.推动了欧洲统一市场的形成 |
B.消除了法德之间的意见分歧 |
C.促进了欧洲一体化发展趋势 |
D.提高了法德两国的国际地位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世界政治格局走向多极化是大势所趋,但其发展不会一帆风顺。多极化政治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曲折的、长期的过程。
――夏克传《对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理解》
运用所学知识,论证材料的观点。
1963年美苏英三国签署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该条约全面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的一切核武器试验。西方部分政治家和学者认为该条约签订的目的是“减缓冷战期间的军备竞赛,和防止核武器试验造成地球大气中过量的放射性尘埃。”该条约的签订
A.使美苏争霸格局出现实质缓和 | B.加强了美国与欧共体各国之间的合作 |
C.恶化了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关系 | D.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 |
1963年美苏英三国签署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该条约全面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的一切核武器试验。西方部分政治家和学者认为该条约签订的目的是“减缓冷战期间的军备竞赛,和防止核武器试验造成地球大气中过量的放射性尘埃。”该条约的签订
A.使美苏争霸格局出现实质缓和 |
B.加强了美国与欧共体各国之间的合作 |
C.恶化了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关系 |
D.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 |
下图为冯特君在《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中绘制的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五大力量基本框架图,其中①美、欧、日△是基础②美、俄、日△是关键③美、欧、俄△是欧洲一翼④美、日、中△是亚洲一翼⑤美国位于正五边形的顶端。据此可知( )
A.多极化的政治格局已经形成 |
B.美俄中欧日间相互制衡 |
C.美国为核心的多种力量相牵制 |
D.日本已经成为政治大国 |
二战结束后,世界政治纷繁复杂。下列各组关键词对其概括最合理的是( )
A.冷战、第三世界的崛起、走向多极化 |
B.两极格局、社会主义革命开始、一超多强 |
C.两种制度、紧张与和平、区域集团化与全球化 |
D.社会主义革命、殖民体系瓦解、和平与发展 |
美国著名政治学专家塞缪尔·享廷顿在他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得出结论:“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共产主义世界的重大变动,冷战的国际体系成为历史。在后冷战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作者旨在强调
A.文明冲突替代了超级大国的争霸 | B.政治上的区别决定着文化区别 |
C.各国文化差别明显影响政府决策 | D.多样化的文明之间互补和共融 |
斯塔夫诺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为了摆脱“卒子”的地位,西欧所做出的努力包括
①接受马歇尔计划 ②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③成立欧洲共同体 ④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A.③④ | B.②④ | C.①② | D.①③ |
据“维基解密”网站日前披露,上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制定了一个计划,打算派出鲍勃•迪伦等偶像歌手前往苏联巡回演出,去赢得公众支持……。美国此举的主要意图是( )
A.扩大西方民主文化的影响力 |
B.丰富苏联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
C.通过民间外交改善美苏关系 |
D.撼动苏联共产主义的文化基础 |
2012年2月22日,日本驻联合国大使西田恒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日本寻求加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方针没变,但在该过程中,成为任期更长的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也是选项之一。这表明日本( )
A.愿为世界和平发展积极承担大国责任 |
B.谋求政治大国的努力难以乐观其成 |
C.视联合国安理会为其未来发展的根基 |
D.国家理想被无情地掣肘于国际歧视 |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说道:“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上述材料意在说明
A.多极化格局致使地方主义发展 | B.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局面 |
C.冷战时期已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 D.美苏两极格局被多极化格局所取代 |
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纲领指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材料强调不结盟运动国家
A.把斗争矛头主要指向了霸权主义的美国 |
B.不满美、苏两国对第三世界的激烈争夺 |
C.从反帝、反殖发展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
D.认识到发展民族经济与争取国家独立的重要性 |